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7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尹华站  李丹 《心理科学》2007,30(2):383-386
攀缘激活指神经元在两个先后出现事件的间隔阶段呈现出的一种缓慢爬升式“期待”激活。这种激活的强度在后一事件出现时达最高峰,以致被视为一种可能时距编码机制而成为目前时间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攀援激活的计时作用神经机制有三种主要观点:膜电流假说、双稳态单元假说、线性整合假说。未来研究将主要集中于探索攀缘激活的神经元突触机制,非固定间隔时距条件下攀缘激活的计时机制及攀缘激活、运动准备和脉冲累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非适应性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宁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1):65-68,61
Davis的认知-行为模式揭示的非适应性认知是网络成瘾产生的充分条件,本研究通过《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的测验,分析网络成瘾者产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非适应性认知基础,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姜英杰  李广  邵涵玉 《心理科学》2007,30(3):654-656,665
近20年来,各国心理学家就欺负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欺负行为研究中对欺负行为的评价和测量上存在的局限以及相应的改进策略。目前欺负行为评价中的问题主要有:对欺负定义的理解和界定不一致;对欺负的评价角度不一致;测量工具在适用年龄上缺乏连续性;测量方法存在单一性;测量时间取样不明确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操作性定义的界定基础、研究工具的开发方向、测量方法的选取技巧和数据分组的原则等来提高对校园欺负行为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94.
孙蕾  李建伟 《心理科学》2007,30(2):438-440,457
研究竞争情境对不同性别、认知风格学生运算性程序知识学习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于不同类型的迁移题,竞争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迁移有不同的影响。其表现为:对于同型题,场独立倾向学生在竞争情境下的迁移成绩要显著高于非竞争情境,场依存倾向学生在竞争情境下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非竞争情境。对于近迁移和远迁移题,场独立和场依存倾向学生迁移成绩差异不显著;2对于不同类型的迁移题,竞争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迁移具有不同影响。其表现为:对于远迁移题,在非竞争情境下,男生和女生的迁移成绩差异不显著;在竞争情境下,男生和女生的迁移成绩差异显著,男生的成绩要明显优于女生;对于同型题和近迁移题,男生和女生的迁移成绩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5.
处级干部领导品德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领导干部在领导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领导的道德品质如何将对团体的凝聚力,组织的效能,企业的成败存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领导的研究虽已涉及到领导品德,但以领导品德为专题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996.
林敏  邓赐平  孙志凤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7,30(5):1120-1122
Go/no go任务与stop signal任务是行为抑制研究中两个常用的任务。本文从任务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各自的理论基础以及任务操作所激活的大脑神经网络这三个方面对这两个任务进行比较,阐明这两个任务涉及的是两种类型的行为抑制:优势反应抑制与反应停止。  相似文献   
997.
非形式推理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张奇 《心理科学》2007,30(5):1133-1135
非形式推理目前被界定为对结构不良的、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需要进行归纳的问题的推理,推理的结果是个体对问题形成一定的态度和观点。已有研究探讨了非形式推理的一般特征、衡量标准、影响推理的个体特征,以及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培养方式等问题。作者认为开展非形式推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促进人格特征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并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同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8.
按键位置对手机键盘拇指操作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灿群  李宏汀  葛列众 《心理科学》2007,30(6):1402-1404
本研究假设对于同样的手机键盘操作任务,手机各按键的位置不同,在操作绩效上存在差异。该研究实验从被试的客观操作绩效(反应时和正确率)和主观满意度评价两方面证实了该假设的成立:在保持被试自然姿势操作手机键盘的情况下,各按键在手机键盘中的位置确实对操作工效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The ineffable” in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is an essential term that has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name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or real and fake. The negative or fake type can be clarified by logical analysis, while the positive or real type can be understood only through philosophical critique.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ypes consist of infinity or absoluteness, but the infinity is subject to distinctions in meaning and logic.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5, (8): 64–68  相似文献   
1000.
Poliakoff E  Miles E  Li X  Blanchette I 《Cognition》2007,102(3):405-414
Viewing a threatening stimulus can bias visual attention toward that location. Such effects have typically been investigated only in the visual modality, despite the fact that many threatening stimuli are most dangerous when close to or in contact with the body. Recent multisensory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 neutral visual stimulus, such as a light flash, can lead to a tactile attention shift towards a nearby body part. Here,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threat value of a visual stimulus modulates its effect on attention to touch. Participants made speeded discrimination responses about tactile stimuli presented to one or other hand, preceded by a picture cue (snake, spider, flower or mushroom) presented close to the same or the opposite hand. Pictures of snakes led to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tactile attentional facilitation effect than did non-threatening pictures of flowers and mushrooms.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reported fear of snakes and spiders and the magnitude of early facilitation following cues of that type.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attentional bias towards threat extends to the tactile modality and indicate that perceived threat value can modulate the cross-modal effect that a visual cue has on attention to tou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