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enison S  Xu F 《Cognitive Science》2010,34(5):885-908
Much research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cuses either on early-emerging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or domain-general learning mechanisms.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examines how these sources of knowledge interact.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young infants can make inferences from samples to populations (Xu & Garcia, 2008) and 11- to 12.5-month-old infants can integrat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knowledge in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Teglas, Girotto, Gonzalez, & Bonatti, 2007; Xu & Denison, 2009). Here, we ask whether infants can integrate a physical constraint of immobility into a statistical inference mechanism. Results from three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first, infants were able to use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to overrid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reasoning that sometimes a physical constraint is more informative than probabilistic information. Second, we provide the first evidence that infants are capable of applying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in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by using a physical constraint to exclude one set of objects while computing probabilities over the remaining sets.  相似文献   
42.
Dewar KM  Xu F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12):1871-1877
Human cognition relies on the ability to extract generalizable knowledge from limited evidence. One type of inductive learning, overhypothesis formation, allows learners to make inferences that take them beyond the limits of direct experience,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abstract knowledge. The developmental roots of this ability have yet to be investigated. We report three experiments examining whether 9-month-old infants are capable of forming overhypothes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en given evidence about a few objects in some category, infants formed a second-order generalization about categories in general. Thes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infants possess a powerful mechanism for inductive learning-a mechanism that may be applied to many domains and that can accou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inductive biases later on.  相似文献   
43.
为了在门诊落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调查、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将多学科整合,推出创新的"一站式"多学科综合门诊。改善了就诊流程,简化了就诊手续,对疑难杂症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综合诊疗,同时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和多次往返各门诊的不便,减少就诊环节,实现医学整合,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44.
科学的统筹规划、紧凑有序的接台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探索大型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合理有效地安排手术、加快手术周转的措施。讨论如何有效利用手术室的物资和人力资源,进行全盘科学的筹划,抓住关键环节,合理安排工序。进而成功破除制约手术科室的瓶颈,大大提高了手术科室的效率。  相似文献   
45.
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 effect)是指在与运动物体一致的位置上呈现闪光(flash),知觉上闪光落后于运动物体的视错觉。延迟差异理论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视觉系统加工闪光的速度比加工运动物体慢。根据该理论,作者预测:如采用知觉加工速度更快(或更慢)的客体替代闪光,应能相应地产生更小(或更大)的闪光滞后效应。为了检验该预测,作者以"客体突现"(onset)和"客体消失"(offset)替代闪光滞后实验中的闪光,结果发现,"突现"的知觉滞后大于"消失",但时序判断任务表明"突现"的知觉延迟比"消失"短。该结果并不支持延迟差异理论。  相似文献   
46.
环形模型:整合人格研究的一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形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具有系统有序的相关模式的一组变量的取向,它可作为研究思路、形成待检验的理论假设、分析方法、检验其他结构的法则网络系统,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数学属性,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人际环形模型对于人际特质结构的探讨,对人际相关心理结构的检验,以及对于人际行为的描述和预测,都有其独特的效力,是以五因素人格特质模型为代表的因素模型的一个重要互补且兼容的模型。本文就人际环形模型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加以介绍,并用人际形容词量表(IAS-R)的实证数据来演示环形模型的分析和检验过程,从而对环形模型的数学属性及其分析检验方式加以阐释。最后论述了该模型对于传统人际评价的理解以及本土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邵志芳  余岚 《心理科学》2008,31(3):696-698
试题的难度常常用试题的通过率来表示,这种事后检验的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其数量指标严格确定,但是对考生水平相当敏感,也不能在试题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本研究根据认知任务分析的基本原则,设计了对试题难度进行事前评定的框架和严格的实施程序,并以高等数学试题为分析对象进行了检验.根据数学试题的特点,设定了要素数量、要素辨识难度、原理数量、原理辨识难度和认知负荷等指标.结果显示,各试题事前难度值与其通过率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评定指标之间、评定者之间也存在极其显著的一致性,说明本研究的事前评定方法具有充分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48.
本文将情绪图片作为启动刺激,分别以阈上和阈下的方式呈现,采用主观情绪自我评定量表和投射问卷检验情绪启动效应.结果发现阈上情绪诱发以消极情绪明显且宜以自我评定方法检验,而阈下情绪启动积极情绪效应优于消极情绪启动且宜用投射检验.  相似文献   
49.
失眠症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兰 《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116-118
失眠是睡眠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入睡后易惊醒、醒后不易再入睡等。本文主要探讨了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睡眠约束,光疗法,认知治疗,松弛疗法和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50.
一般史家眼中的《春秋》是一部简单的历史著作,可公羊家视阈中的《春秋》却是蕴涵“微言大义”的经学宝典。《公羊传》“以义解经”,以为“义”之所在可从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来窥探。一方面《公羊传》有还原倾向,旨在探求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表现为尊圣宗经原道;另一方面又有生成倾向,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旨在阐述自己的政治、历史、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