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80篇
  8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自我的活动消耗心理能量后引起执行功能下降的过程称为自我损耗, 自我损耗是生活中诸多的适应不良现象的原因之一。近几年, 自我损耗理论在发生领域、损耗状态的时限和内在机制等方面均有所发展; 对自我损耗影响因素的探究主要集中于认知、情绪及人格特质等领域; 自我损耗后效的研究逐渐呈现出应用化的趋势。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自我损耗的机制, 对影响因素和损耗后效上存在的争议进行澄清, 并在测量工具上寻找突破以满足理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2.
自我效能感与普通话测试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为普通话测试提供心理学依据。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普通话测试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有较好的预测;被测试者年龄与自我效能感总分无显著相关;不同性别被测试者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性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3.
职业选拔情境下人格测验作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职业选拔情境下被试很容易对人格测验作假,从而制约了人格测验在企业中的应用。许多研究者在努力解决作假问题,分别就应聘者是否会作假,作假给人格测验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聘者如何作假以及如果应对作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实验诱导设计、已知群体设计和量表设计等几种特定的研究范式。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应聘者会作假,但其负面影响并不严重;作假不同于社会称许性反应,它是一种工作称许性反应。目前的几种应对作假的方法尚存在一些问题,其有效性有待提高。总之,人格测验的作假作用明显,其研究难度较大,有待革新性理论和方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4.
卡车驾驶员的夜间视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YJS—II型夜间视觉检查仪对238名男性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的95%上限值为59.67秒;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的年龄阈值为40岁;事故组与安全组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故组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较长,表明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能力差是引起夜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驾驶员的选拔,安全教育以及制订预防夜间交通事放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5.
周雅  范方  彭婷  李媛媛  龙可  周洁莹  梁颖欣 《心理学报》2017,(10):1287-1301
NR3C1参与HPA轴调节,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关系密切。以往针对NR3C1与焦虑障碍的研究基本以成人为考察对象,且大多关注负性生活事件等个体层面环境变量。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238名青少年为被试(焦虑障碍117人,对照121人),旨在考察NR3C1常见位点rs6191、rs6196、rs41423247的多态性、单倍型以及父母不同类型教养方式对焦虑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rs6191 GG基因型、rs6196 AA基因型、rs41423247 GG基因型与低焦虑障碍风险相关。父母过多的过度保护与冷漠拒绝、父亲过少的温暖关怀可预测较高的焦虑障碍风险。rs41423247多态性与母亲温暖关怀存在交互作用:rs41423247 GG基因型只在母亲温暖关怀较多时能降低焦虑障碍风险,在母亲温暖关怀较少时与焦虑障碍并无显著相关。此外,rs6191-rs6196-rs41423247构成的单倍型GAG与低焦虑障碍风险显著关联,TGC与高焦虑障碍风险显著关联,且二者与母亲温暖关怀、母亲过度保护分别存在交互作用。未来可采用追踪研究,从表观遗传层面探讨教养方式与NR3C1影响焦虑障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66.
Direct self-injurious behavior (DSIB)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cus due to its perniciousness and perplexity.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revalence and correlative factor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including how data may differ according to gender. A multicenter,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previous 12-month prevalence of DSIB,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correlates of demographics, risky behaviors, suicidality,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SIB in a school-based sample of 11,880 students (49.5 % boys and 50.5 % girls). Approximately 30 % of the adolescents in the sample reported at least one incident of DSIB in the past 12-month period.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alyses of the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s of DSIB with risky behaviors, suicidality,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were conducted for each gender. Smoking, binge drinking, running away from home, suicide ideation, suicide plans, positive affect, and physical symptoms were identified as commo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SIB for both genders in the final model. In addition, truancy, fighting, physical inactivity, motor impulsiveness, and depressed affect wer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DSIB in boys, whereas suicide attempts and somatic complaints wer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DSIB in girls. Separation anxiety and social anxiety associated negatively with DSIB in boys and girls, respectively. DSIB was not found to independently relate to attention impulsiveness, non-planned impulsiveness, self-esteem, or harm avoidance in either genders. DSIB was prevalent in Chinese adolescents. Programs intended to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DSIB-associated factors, including risky behaviors, suicidality,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67.
摘要:本文将干扰任务对记忆的影响同测谎结合起来,试图运用这一方法来对求职者的真实学历和虚假学历进行区分。实验采用模拟面试的方式,对被试在有或无干扰任务条件下进行两次提问,结果发现,四种任务条件对被试真实经历和虚假经历都具有区分度,其中双双条件的区分度是最高的。并且,被试在双双任务条件下虚假经历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种任务条件。  相似文献   
168.
方俐洛  高晶 《心理学报》1989,22(4):44-49
许多监管任务要求操作者记住随机发生的、必须在规定时刻内给予一定反应的许多刺激。这样在刺激—反应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交迭过程。本实验模拟这类刺激—反应情境,将简单的任务信息随机呈现在IBM PC/XT计算机屏幕上,要求被试在指定时间给出适当的反应。实验Ⅰ的结果表明,任务呈现间隔时间影响交迭记忆的业绩,交迭记忆业绩随任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进而说明时间繁忙是心理负荷的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69.
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新兴思潮,强调身体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个体抽象概念及认知的作用。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考察身体和道德认知加工的关系已成为现今道德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以往道德具身认知研究,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模拟感觉运动隐喻理论和进化理论四种道德具身认知理论,讨论并分析了现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未来的研究可在多文化背景下进行,并依靠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具身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0.
保险推销员(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保险推销员自我效能感进行理论分析、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之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对保险推销员自我效能感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保险推销员自我效能感由八个因素构成,即:晤谈技能、仪态、毅力、情绪调节、知识掌握、计划总结、直觉判断和前期准备。在此基础上,依据心理测量学原理和方法研制了保险推销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由此,保险推销员应从这八个方面来判断自己保险推销的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