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7篇
  51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应湘  叶小红 《心理科学》2007,30(6):1489-1492
摘要本研究以1128名四到六年级的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作为被试,以儿童孤独感问卷(CLS)与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为研究工具,对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的社会孤独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儿童孤独感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儿童孤独感年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增长,孤独感强度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3)外来工子女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子女的孤独感,父惩罚因子、父偏爱因子与母关心理解因子对儿童孤独感影响显著,能较好的预测儿童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2.
学习惰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琪  程佳莉 《心理科学》2008,31(6):1458-1460
学习惰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现象,它对学生和成人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相关的研究国外已有而国内尚无.本研究为帮助学习者克服惰性、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在文献检索和典籍查阅的基础上,界定了惰性和学习惰性的概念;探讨了学习惰性的危害、成因及其影响因素;从认知、情绪、行为和易发人群等方面辨析了学习惰性与学习倦怠的异同;建议对学习惰性与学习倦怠采取不同的评估、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最后对如何拓宽与深化学习惰性的研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3.
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概念的一致性是指消费者在进行品牌选择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品牌个性与其自我概念一致的品牌。品牌个性与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对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具有积极的影响。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本文主要对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做了简要的概述,对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4.
145.
西安市小学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西安城区10所小学787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方面的情况。我们设计了有18个行为项目的教师问卷(每项按五等评分)及家长问卷;对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据所聚类的项目内容,将所得四个因素命名为人际关系、自我中心、学习动力和独立性,进行多变量的变异数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和学习动力比非独生子女强烈;而独立性却比非独生子女差.这说明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方面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不能说得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6.
Researchers are often interested in testing for measurement invariance with respect to an ordinal auxiliary variable such as age group, income class, or school grade. In a factor-analytic context, these tests are traditionally carried out via a likelihood ratio test statistic comparing a model where parameters differ across groups to a model where parameters are equal across groups. This test neglects the fact that the auxiliary variable is ordinal, and it is also known to be overly sensitive at large sample siz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est statistics that explicitly account for the ordinality of the auxiliary variable, resulting in higher power against “monotonic” violation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nd lower power against “non-monotonic” ones. The statistics are derived from a family of tests based on stochastic processes that have recently received attention in the psychometric literature. The statistics are illustrated via an application involving real data, and their performance is studied via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47.
Ruiping Fan 《Dao》2014,13(3):413-420
This rejoinder focuses on a few points of disagreement that I have with Li Chenyang, Ronnie Littlejohn, and Lauren Pfister regarding their critical comments on my book Reconstructionist Confucianism. In response to Pfister’s concerns, I point out that my book attempts to base on classical, rather than other, Confucian sources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Confucian virtue-based, ritual-guided, and family-oriented view of life for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appreciating Littlejohn’s suggestion on Confucian environmentalism, I contend that a kind of Grand View Garden as we find in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 would be a typical Confucian garden, manifesting the Confucian ideal of a family-oriented way of life that holds in harmonious relations with the rest of nature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osmic principles. Finally, I offer detailed replies to Li’s series of challenges to my view on li 禮, arguing for the essential constitutive nature of the Confucian rituals.  相似文献   
148.
组织价值观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有关文献并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企业的组织价值观结构问卷.通过对175名企业员工的预试问卷调查,对426名员工问卷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对457名被试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组织价值观包含人本取向、团队取向、形象取向、客户取向、产品取向、社会责任取向、创新取向、绩效取向和求真取向等9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9.
靶向治疗是运用抗肿瘤药物靶向性与肿瘤的不同特异性住点结合发生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手段。针对恶性肿瘤中的非小细胞肺癌,其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及其优点和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如何应对完善靶向治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0.
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启动范式的变式探讨了中国人三重自我建构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具体哪种自我建构占据加工优势取决于具体的加工阶段:早期加工阶段集体自我占加工优势;晚期加工阶段个体自我占加工优势;而在N2成分上,三种自我建构加工优势相当。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情境性假设,拓展了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研究,为该领域的理论争论提供了新的认知神经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