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Using Dynamic Causal Modeling (DCM) an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we examined effective connectivity between three left hemisphere brain regions (inferior frontal gyrus,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fusiform gyrus) and bilateral medial frontal gyrus in 12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M age=12.4, range: 8.11-14.10) and 12 control children (M age=12.3, range: 8.9-14.11) during rhyming judgments to visually presented words. More difficult conflicting trials either had similar orthography but different phonology (e.g. pint-mint) or similar phonology but different orthography (e.g. jazz-has). Easier non-conflicting trials had similar orthography and phonology (e.g. dime-lime) or different orthography and phonology (e.g. staff-gain). The modulatory effect from left fusiform gyrus to 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was stronger in controls than in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only for conflicting trials. Modulatory effects from left fusiform gyrus and 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to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were stronger for conflicting trials than for non-conflicting trials only in control children but not in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Modulatory effects from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to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from medial frontal gyrus to 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and from 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to medial frontal gyru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ading skill only in control childre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have deficits in integrating orthography and phonology utilizing 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and in engaging phonological rehearsal/segmentation utilizing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possibly through the indirect pathway connecting posterior to anterior language processing regions, especially when the orthographic and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 is conflicting.  相似文献   
72.
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40名中学生施测问卷,建立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自尊与内疚和羞耻呈显著正相关,归因方式与内疚或羞耻呈显著负相关;2)自尊是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之间的中介变量,归因方式对自尊的直接作用大于对内疚和羞耻的直接作用,对内疚和羞耻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3)个体对内疚事件更倾向于内归因,对羞耻事件更倾向于外归因。  相似文献   
73.
A mutu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oretical transplant of ethical-economical concepts is a process of the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on its “meaning,” and also a process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interaction of values. However, over-interpretation, which is inevitable in “understanding” “meaning,” and the plight of the “hegemony of values,” bring potential risks to value dissimila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plant. Value migration—value hegemony—value dissimilation is its general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academic reasoning behind overcoming the risk of value dissimilation is value ecology. The essence of value ecology is to enable the meaning-dialogue and value interlocutions of ethics-economy follow the rules of ecology.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mutual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becomes a process of the ecological interlocution of ethics-economy, creating a new value, eco-value.  相似文献   
74.
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葛兰西主义是两项互相联系而又不同的理论规划。葛兰西主义不仅是“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而且它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沉积到“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造之中。新葛兰西主义的“接合理论”本身潜伏着解除“接合”的外在限制的离散力,而接合概念的“后马克思主义化”就是这种离散力的直接后果;葛兰西把霸权视为一种接合过程,已经预示了一种语言政治学的新视域,而后马克思义的话语政治不过是葛兰西式的语言政治学的后结构主义处理;葛兰西一直强调霸权是对其它集团的意识形态原素的接合,在他看来,成功的政治是一种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政治,它能够从异己的、反己的力量中吸收增益性的成分从而大大拓展自己的存在空间,葛兰西这种观念被拉克劳与莫菲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接合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之中。  相似文献   
75.
本文论述了《管子》的生态经济思想:《管子》认为经济系统必须顺应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法则:“天时”;《管子》阐述了正确处理人口、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间关系的“务地利”的可持续经济思想;《管子》提出了修德、贫富有度及适度消费的生态经济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76.
夏凡 《现代哲学》2006,30(3):45-51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原理》是理解其思想的最主要文本之一。但是对文本特征的把握不够使得此书长期以来像天书一般无解。该文认为,只有理解《希望原理》的“史诗性”特征和“碎片性”特征,才可能进入布洛赫的这部著作。无论布洛赫的生平还是《希望原理》的思想内容、文本结构抑或精神气质,都与荷马史诗有重重关联。而布洛赫有意识运用的碎片化写作策略,又使得《希望原理》成为一部反体系的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77.
土地纠纷:一个宏观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帆 《学海》2006,(4):47-53
当前土地纠纷正取代税费负担成为“三农”问题中最值得关注的论题,而土地纠纷的基本动因在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整理为城市化建设提供资金,这种做法对包括粮食供给、农民就业等内容的农业安全形成潜在的影响。城市化与农业安全博弈的结果是土地征用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遍化,其深层原因是当前的多种制度安排导致了农民与其他相关者的谈判能力不对称,而当前对土地纠纷的治理措施更多体现为短期的积极效应。为了追求长期效果,就应重构避免土地冲突的制度性框架。  相似文献   
78.
骨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发展迅速,利用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成为研究的热点。组织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种子细胞的培养和细胞种植基质材料的优化。在此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理解和把握这些哲学思想对完善利用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的工作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7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受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中建构论方法的影响,表现出强劲的“经验转向”势头。“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促使人们从微观方面研究技术,分析它的具体发展和模式,研究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化。十多年来,这种趋势对欧美技术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催生了工程哲学这一新兴学科。每两年一次的国际技术哲学学会第14届年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2005年7月20~22日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大学召开。该学会的主席P.汤姆森以及前任主席P.杜尔宾、C.米切姆等几十位美国技术哲学学者和来自英国、德国、荷兰、加拿大、法国、中国…  相似文献   
80.
樊浩 《哲学动态》2006,(1):40-45
在严格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代表着两种“理一”而“分殊”的生命过程,这就是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生命过程。在这两个世界中,伦理与道德的生命形态,在黑格尔看来,都是“精神”,即伦理的“精神”与道德的“精神”。伦理的精神本质上是实体的精神,或诸伦理实体的精神;而道德的精神则是一种道德的自我意识或“伦理世界观”。但是,无论在伦理还是道德的生命世界中,都内在一些基本矛盾,这些矛盾是伦理或道德“精神”发展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但伦理精神和道德精神的本性都是扬弃矛盾,实现和谐。如果将“伦理世界”当做“精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