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36篇
  2017年   2878篇
  2016年   230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2506篇
  2010年   2630篇
  2009年   1582篇
  2008年   1832篇
  2007年   234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实验是分析学前儿童认知过程中三种不同的条件(实物、照片、语言指示)对儿童计数、操作和比较活动的影响,探讨认知的各直接成分和各间接成分的关系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了解3—6岁儿童在三种认知活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2.
根据结构特征对汉字数码检索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继本 《心理学报》1979,12(3):41-51
一、问题的提出 识字过程是人能动地去如实反映字形、字音和字义以及三者联结关系的过程。就观察字形来说,人在观察字形时是积极主动地将字形如实地反映于头脑之中,而不是象镜子那样消极被动地去反映,也不是象照像机那样一下就摄取全部字形。因此研究汉字检索法就要从人同字间的辩证关系出发,一方面分析字形的结构特征,依照字形实际;另一方  相似文献   
73.
74.
为证明年龄对老化的标识作用,研究假设降低被试的主观年龄可减少老年人的主观老化体验。采取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以主观年龄为自变量,分为"等于年代年龄"(控制组)和"小于年代年龄10±5岁"(实验组)两种水平,随机分配至两组的62名老年被试填写《个人老化体验问卷》,评估其主观老化体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后测中的主观老化体验不仅显著低于本组前测,也显著低于控制组,且这一结果不受被试最初自评的主观年龄影响。原假设得到证明,支持年龄对老化的标识作用。年龄标识对老化意义的简单化建构了世俗的绝对老化观。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