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36篇
  2017年   2878篇
  2016年   230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2506篇
  2010年   2630篇
  2009年   1582篇
  2008年   1832篇
  2007年   234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生理心理研究中的脑生物电方法及其微机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思陆 《心理学报》1988,21(1):60-66
本主讨论了生理心理研究中脑生物电方法学上的有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编制了一个实用的脑生物电信号微机处理系统PSBSB。它主要适用于生理心理或神经生理实验室的脑自发电位或诱发电位(尤其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处理,也可以发展成常规的检查系统。它不仅纳入了该领域中的主要方法,而且,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都比较强,特别是,它在二次处理能力,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发展性,硬件的可扩充性,以及易普及性等方面,有更大的优越性,更能适应于生理心理实验研究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4.
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辉 《心理学报》1988,21(1):72-78
新开拓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心理学史已经宣告建立。它填补了世界心理学史的一项重大空白,为国内外心理学界所瞩目。它正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研究对象和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划清了一些基本的界限;基本范畴与术语的研究更加深入,整理出了一套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体系;开展了中西比较研究,更有说服力地确立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建立和发展了国际学术联系,扩大了中国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塞辅音和声调知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的两个实验以合成的汉语普通话CV音节作刺激,研究了塞辅音与声调之间在知觉上的相互作用问题。主要结果是:(1)塞辅音的发音方式影响声调的知觉,不送气音使听者在辨别声调时倾向于基频曲线起点高的声调反应;(2)音节的声调也影响对塞音发音方式的判断,在一、四声音节里,听者倾向于将塞辅音听成不送气音,在二、三声音节里,听成送气音。  相似文献   
26.
Several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P. Brown and Levinson's (1987) politeness theory were tested with S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Korea. Ss imagined themselves in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were to make a request. They then indicated exactly what they would say in each situation and what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request size, the hearer's power, and the closenes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hearer were. Consistent with P. Brown and Levinson's theory, power, distance, and siz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politeness. Significant predictor variable interactions suggested that an additive model is not appropriate. Finally, there was evidence of cultur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weighting of these predictor variables. These differences can partially account for cultur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相似文献   
27.
4-5年级学生的空间表征与几何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凡  施建农 《心理学报》1992,25(1):22-29
本研究是“学生空间能力和几何能力关系”研究的一部分,以小学4、5年级学生为被试(共117人),以空问表征能力测验和几何能力测验为测验工具,初步探讨了学生空间表征与几何能力的关系。对数据结果的分析表明:①就总成绩而言,五年级学生的空间表在成绩明显高于四年级学生的成绩,但并不是空间表征的所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②就空间测验的总成绩而言,无论是四、五年级分别考察还是总起来考察,空间成绩与几何成绩之间的相关显著,但就各个分项而言,并不是空间测验的各项都与几何测验成绩有显著相关;学生的几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回归方程:Y_i=0.5736X_i+0.7635加以预测。  相似文献   
28.
词切分的韵律学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芳 《心理学报》1992,25(4):59-65
本文是关于汉语普通话词切分的一个实验报告。用无意文重复句和合成句作语音材料,探讨音节时长分布、基频曲线、音节强度以及共振峰等韵律学线索在词切分中的作用。得到的主要结果是,在排除语义和音段层面信息的条件下,听者能够根据句子的韵律学特征进行句子结构的判断和词的切分;在对切分有效的韵律学线索中,最重要的是音节的时长分布模式,其次是基频曲线,音节的强度和共振峰变化对切分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29.
30.
语意好恶度在人物观感研究中构成的系统性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裕  杨中芳 《心理学报》1989,22(3):110-114
本研究要旨在探讨问卷中题目的语意好恶度在人物观感研究中所构成的系统性偏差效应。被试为87名大学生。他们需要评定如果要在某一项专业上有优良的表现,哪些性格特征会比较重要。我们把被试随机地分成三组,然后指示每一组被试分别就三种性质很不同的专业的其中一种评鉴121项性格特征的重要性。跟着我们采用每一性格特征的重要度评分与它的语意好恶值进行了一连串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性格特征形容词的语意好恶度可能会对被试在人物观感研究中的评分构成系统性偏差的。最后笔者针对这研究结果引申出来的方法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