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36篇
  2017年   2878篇
  2016年   230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2506篇
  2010年   2630篇
  2009年   1582篇
  2008年   1832篇
  2007年   234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high self-esteem (HSE) heterogeneity hypothesis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investigating differenc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self-esteem. The present study adopted the emotional Stroop paradigm and the odd-one-out search task to explore how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elf-esteem process social information in self-threatening situ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elf-esteem had an attentional bias toward negative information and had different attentional biases toward angry faces in self-threatening situations. Individuals with fragile HSE and low self-esteem showed facilitated attention to angry faces and had difficulty drawing attention away from them; secure HSE individuals only showed difficulty disengaging attention from angry faces.

  相似文献   
102.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s the perceptions of counselors who work with populations with addictions in states where marijuana has been legalized. Findings include themes related to client experiences, counselor experiences, specific interventions, and lack of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103.
快速脱离假说和信号抑制假说都是将传统的自下而上捕获和自上而下控制结合起来的混合模式假说。快速脱离假说认为突显干扰物总能在第一时间自下而上地捕获注意, 当突显干扰物与任务要求不符时, 注意会迅速脱离该位置。信号抑制假说认为突显干扰物都会产生“注意我”的信号, 当突显干扰物与任务要求不符时, 该信号会被自上而下地抑制以阻止注意捕获发生。前者相关的研究多采用空间线索提示范式和眼动脱离范式, 实验中被试采取独子探测策略, 而后者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额外单例范式的变式, 实验中被试采取特征探测策略。未来研究应采用不同的刺激类型和实验方法进一步为两个假说提供证据支持, 同时要关注奖赏、训练等因素对“捕获-脱离”和“信号-抑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网络教学和视频学习的普及, 近期大量研究关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作用。真人教师对学习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社会代理理论支持真人教师能够促进学习; 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则认为教师的存在会阻碍视频学习。汇总以往实证研究发现:第一, 教师对视频学习效果有比较弱的促进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保持测验(d = 0.23)和迁移测验(d = 0.1)中; 第二, 教师对视频学习主观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感知(d = 0.49), 学习兴趣(d = 0.5)和学习满意度(d = 2.21)上, 显示中等及大的效应; 第三, 教师的存在会降低学习者对视频学习材料的注视时间(d = -2.02)。未来研究仍需要从真人教师呈现方式、学习者特征、学习材料特征以及测量方式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40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究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期虐待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2)自尊在儿童期虐待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间接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友谊质量的调节。友谊质量高、低水平下儿童期虐待对自尊的预测作用均显著,但友谊质量较高的青少年群体中儿童期虐待对自尊的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基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探讨了不合规任务对新员工工作投入的动态影响机制。通过收集分析71名新员工连续5个工作日的追踪数据发现,不合规任务会诱发新员工的不愉快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投入,工作成长观能够有效缓冲这一负面影响。以上结论拓宽了不合规任务的影响后果,并为如何干预不合规任务给新员工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7.
社会心理学将阴谋论视作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信念,并定义为人们将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归因为有权力的群体或个人暗中预谋以达成其目的的解释倾向。社会认知视角为个体这种阴谋论信念的产生提供了三种解释。错觉模式感知导致人们认知上倾向于在不相关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敏感性动因觉察影响人们过度感知并假定事件背后的动因、目的和意图等;投射是将自己愿意参与阴谋的意图归因于事件中的他人。  相似文献   
108.
一、狠抓不久前,秦皇岛市海港区耀振里小区,有一名自称“神仙附体”、名为“三太爷”的老妇,在她的“仙阁”内,周围桌子上摆放着不少神像,墙上悬挂着许多自制的写有“神医下界”、“妙手回春”的牌匾,装神弄鬼,标榜“包治百病”,骗取群众钱财,少则数十、数百,多则数千元。在得知上述情况后,秦皇岛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医疗卫生监督科王科长与《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相似文献   
109.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an intriguing view of definable numbers proposed by a Cambridge mathematician Ernest Hobson, and his solution to the paradoxes of definability. Reflecting on König’s paradox and Richard’s paradox, Hobson argues that an unacceptable consequence of the paradoxes of definability is that there are numbers that are inherently incapable of finite definition. Contrast to other interpreters, Hobson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the paradoxes of definability lies in a dichotomy between finitely definable numbers and not finitely definable numbers. To bypass this predicament, Hobson proposes a language dependent analysis of definable numbers, where the diagonal argument is employed as a means to generate more and more definable numbers. This paper examines Hobson’s work 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and articulates his argument in detail. It concludes with a remark on Hobson’s analysis of definability and Alan Turing’s analysis of computability.  相似文献   
110.
赵玉杰  高扬  周欣悦 《心理学报》2020,52(7):909-920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1通过重新分析Cohn, Maréchal, Tannenbaum和Zünd (2019)在全球范围内对诚信行为的研究数据, 发现了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研究2通过准实验的研究方法, 在3所高校进行了丢钱包的实验并记录当天天气和空气污染状况。两项研究共同表明:(1)在非晴朗的天气下, 人们会做出更多的不诚信行为; (2)空气污染越严重, 人们越有可能出现不诚信的 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