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81.
郭瑞芳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7,30(4):903-905
腹侧通路与背侧通路是视觉加工的两条通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发现腹侧和背侧通路与词汇阅读有关。其中腹侧通路与词汇识别有关,背侧通路与阅读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简要回顾了两条通路在词汇阅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2.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ole of media body comparison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sociocultural pressures to be thin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both females and males. Participants were 1,386 females (mean age = 19.37 years) and 1,130 males (mean age = 19.46)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who completed a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Path analysis was used to test a cross-sectional model in which media body comparison mediated the impact of self-esteem, depressive mood, parent dieting environment, friend dieting, TV exposure, magazine message exposure, weight teasing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on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females, media body comparison partially or fully medi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esteem, depressive mood, friend dieting, magazine message exposure and BMI,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ales, media body comparison was not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body dissatisfaction. This research particularly highlights the need to further examine processes that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ales.  相似文献   
183.
The essential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metaphor lies in applying the general metaphorical theory to specific interpretations and elaborations of scientific theories to form a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It is a contextual grasp of objective reality. A given metaphorical context and its grasp of the essence of reality can only be valid when the context is continually restructured. Taking the context as a whole, the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scientific metaphor lies in the un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choice, experience and concepts, semantic structures and metaphorical domains,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As a form of thinking based on reasons, scientific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vention, representation, explanation, evalu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ranslated by Liu Yiyu from Zhongguo Shehui Kexue 中国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4, (2): 92–101  相似文献   
184.
Mou Zongsan uses the highest moral principle “autonomy” to interpret Confucius’ benevolence and Mencius’ “inherent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focuses on the self-rule of the will. It does not do any harm to Mencius’ learning, on the contrary, it is conducive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 If we stick to Kant’s moral self autonomy and apply it to interpreting Zhu Xi’s moral theory, similarly we will discover the implications of Zhu Xi’s “autonomy” in his moral learning. Therefore, it is inappropriate for Mou Zongsan to say that Zhu Xi’s ethics belongs to the autonomous on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5, (6): 33–39  相似文献   
185.
关于隐喻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并且呈现日趋增多的趋势,迄今隐喻已经成为工业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国外隐喻的理论发展、隐喻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总结了目前隐喻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隐喻理论从早期的局限于语言修辞的传统理论到具有广泛意义的现代认知理论,从揭示隐喻“靶”事物和“源”事物内在关系的相互作用理论到隐喻对事物逼真性的构造理论,这一系列的概念、理论发展和演化过程充分体现了隐喻在人类的认知和语言发展中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隐喻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些领域包括网络技术、工程设计、人机交互、组织行为、企业管理等。然而目前对隐喻应用和研究仍旧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者的工作大都局限于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研究,在使用隐喻思想进行的设计和评价时也仍旧缺乏一个操作性的参照基准,因此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对于隐喻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提供隐喻研究和应用一个整体的框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6.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区别、联系以及相互作用三方面,对这两个概念集合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最初,内隐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其与外显学习在现象学、实验操作、神经生理学以及学习机制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近年来,虽然内隐学习的独立地位已被充分确立,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最后,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相互权衡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87.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成为动机研究的热点。该文综述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状况。认为实验研究经历了外部动机削弱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共存、外部动机能够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三个阶段,研究者的心理学立场是造成分歧结果出现的重要原因;不同的理论模式各有所长,尤其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新进展“有机辨证元理论”中关于需要的阐述是近期动机研究的亮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整合。并提出探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具体成分之间的关系,检验特质状态与情境状态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心理需要对情境与动机的中介机制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8.
刺激强度与个体差异对心理生理测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彦捷  郭晓娟 《心理科学》2001,24(5):541-543
探讨不同说谎经验的被试在完成不同刺激强度的任务时,其生理反应和说谎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测谎过程中,任务刺激强度不仅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而且与被试的生理反应和说谎分数成正相关;不同类型被试的说谎分数没有显著差异,测谎应对任何人群都普遍有效。  相似文献   
189.
关键词对精加工推理的影响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淑斌  莫雷 《心理科学》2001,24(4):409-411
本实验研究在文本中突出关键词对精加工推理的产生水平和产生阶段的影响。研究采用了让被试阅读后做测试题的方法,通过分析测试题的成绩得出的结果表明:在文章中突出关键词有助于产生近推理和内涵推理,且使这两类推理更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本研究补充了McDaniel和Donnelly 1996年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0.
郭力平 《心理科学》2001,24(3):290-293
通过实验性分离,考察了刺激材料的局部知觉特征的改变如何影响再认的加工过程。结果发现刺激的局部知觉特征改变主要影响了再认的自动提取加工,对于意识性提取加工影响不大。综合前期的研究结果,对人的认知系统如何加工信息以唤醒情绪与再认的过程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