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3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1970年   7篇
  1968年   6篇
  1967年   7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242.
医疗过程不应被看作是单一的技术过程,需要关注医学技术以外的诸多因素,医患沟通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讨论了培养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在于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并介绍了医患沟通过程中的主要技巧,以期对临床医患沟通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3.
    
In the field of youth violence prevention,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vidence based” programs and principles shown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as reaching their intended outcomes. Community mobilization and engagement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many evidence‐based programs and strategies, as it takes a concerted effort among a wide range of people within a community to alter behavior and maintain behavioral change. How do concerned individuals and groups within a community engage others within and outside of that community to effectively plan, develop and implement appropriate EB programs as well as evaluate the outcomes and impacts of locally developed programs yet to be proven? The authors discuss five elements essential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evidence‐based youth violence prevention based on their work in a university‐community partnership through the Asian/Pacific Islander Youth Violence Prevention Center (API Center), a National Academic Center for Excellence on Youth Violence Prevention Center supported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ey include: (a) aligning EBPs with a community's shared vision and values; (b) establishing an inclusive environment for th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BPs; (c) nurturing collaboration for increased effectiveness and efficacy of EBPs; (d) building adequate leadership and community capacity to develop and sustain EBPs; and (e) building a learning community for evalu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The authors propose placing greater emphasis on “evaluative thinking” and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for evaluation as we pursue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for youth violence prevention.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ethnic groups for which an evidence base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244.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是以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 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区域、地理区域、历史区域、行政区域、生态区域等文化区域居民的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学科。采用系列问卷, 在2004年和2009年先后三次对甘肃省河西、河东汉族为主的地级市属各个县市区城乡居民以及蒙拢、湘拢的跨省域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区域文化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及具体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差异, 是影响区域居民心理健康、性格特质、社会态度、刻板印象等心理机能的重要变量。今后研究将着力进行学科理论完善和省际、县际比较研究, 更好地运用田野工作等方法, 揭示区域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形成理论模型,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5.
246.
247.
248.
249.
本文分析了里可纳品格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进行了回顾和评价,认为教育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也根本不存在没有价值观念的教育。学校每天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向学生传授着价值观念,特别是教师的言谈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要想帮助学生取得成功,就必须向学生传授诸如公平、正直、责任、坚忍、诚实、宽容、合作、尊重他人等核心伦理价值观念,这也是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和多数公众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250.
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是中国封建时代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产物,其中既有封建性的糟粕,亦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性欲即罪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歧视妇女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封建性糟粕。主张对婚姻与两性关系的严肃慎重态度;强调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女性珍视自己的贞操,则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道德精华。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优秀道德成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