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17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57篇
  1996年   4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110篇
  1983年   135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88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82篇
  1978年   71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2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101篇
  1957年   89篇
  1956年   86篇
  1955年   36篇
  1954年   43篇
  1953年   42篇
  1952年   42篇
  1951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宗教非常重要 宗教关注整个生命的终极价值,是涉及人类的非常重大的事情。 宗教起团结作用 宗教起团结联合的作用,但宗教一多则起分裂作用。因为各种宗教是分裂的,这对宗教来说是有害的。 传统的区分或分割 每一传统文化均建立它关于生命本质及其价值的原则,并且传授这些原则,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因为人们相信这些原则是正确的。但是早期产生的关于生命与价值的信念,缺乏足够的知识,只是因为人们信以为真而且非常重要,这些信念便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这些原则在孤立环境中,甚至解释力不强时,也还可能使人们获得幸福。但当人们与其他传统的原则与实践发生冲突,另一种传统威胁到他们自己传统时,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传统正确而另一种传统错误,他一定会设法反对它。  相似文献   
212.
今年1月10—15日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所长B.斯杰宾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高等研究员B.布罗夫来广东进行学术访问。1月12日在广东社联与省哲学界人士进行了座谈。会上,斯杰宾通讯院士就俄罗斯哲学的现状作了主要发言,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一些问题,现将斯杰宾通讯院士的发言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13.
卢卡奇的批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卢卡奇是20世纪最权威的和最具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说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权威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因为,他的理论是以实践为导向或面向实践的,而且致力于改变世界。当然,这一理论包含着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中介系统——从确立最抽象的方法论和人类学的基础到勾画彻底重建个体社会和共同体的具体方案。但是,对一种理论来说,以实践为导向,首先意味着它必须是批判性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社会行为方式、文化领域,都不应被视为可孤立地思考、公正地描述、不考虑价值判断的分析和解释,或可作纯粹理解的既定对象。整个社会领域,包括已经被改造成为我们最接近的环境的那部分自然界,都必须看作是一种人的产品。因此,作为历史的一个阶段,它是满足且也破坏人类渴望的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对于任何有意义的人类未来来说,这些生活方式都是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它们也有着显著的局限性,即削弱人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给人类带来连续不断的痛苦和苦难,因此是有待克服的。在辩证的扬弃,(Aufhebung)的这个意义上说,卢卡奇是一位第一流的批判思想家。  相似文献   
214.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理论选择的不一致问题吸引了许多探讨科学变革理论的理论家们(如库恩、图尔明、费耶阿本德、夏皮尔、劳丹等)。此问题源于科学家们对于相互竞争的理论的认知价值经常有、而且长期存在着不一致的看法。除了有这种分歧以外,理论争论的不同阵营的科学家们还一次又一次地(而且依然继续地)为他们的理论选择提出不同的理由。以前的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家们对方法的统一性假说如此深信不疑,以至对于科学家在选择理论时的不一致,或科学家面对更成功的具有竞争性的理论时追求新生的理论这类现象潜在的合理性,很难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215.
一、思想背景 1929年秋A.J.艾耶尔来到牛津时,他并没有想到要成一名职业哲学家。他读过两本哲学著作,一本是罗素的《怀疑论文集》(1928),一本是摩尔的《伦理学原理》(1903)。这些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艾耶尔总是把自己看作罗素的继承人,他效法罗素的思想,包括其内容反其轻率的表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效法罗素的生活方式,包括其政治态度和恋爱方式。他从摩尔那里得到的显然要少得多,尽管他也很尊重摩尔,正如《语言、真理和逻辑》序言中所表明的那样。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是,摩尔和艾耶尔都是由于其他哲学家的主张而非哲学以外的数学或科学问题、历史或日常生活问题而引发进行哲学思索的。 在20年代,正统的唯心主义在苏格兰以外的地方或多或少已经灭绝。普里查德在1915年发表于《心》上的一篇文章中激烈地批判了罗素的知识论,而且他和约瑟夫都坚持敌视罗素的逻辑。普里查德认为,作为一个伦理推断论者,摩尔是那些在道德哲学中犯了根本错误的人当中的一个。普里查德晚年出版了唯一的一部著作《康德的认识论》(1909),约瑟夫的主要著作《逻辑导论》出版于1916年。  相似文献   
216.
其次,是对知识论中关于知觉、他人心理,历史、归纳等问题的一种有益的图式化表述,这些问题起源于那种由于各种信仰(关于物质事物、过去事件,他人心理、自然规律的)和用来证明它们的唯一证据(感觉材料,记忆及其痕迹、行为和观察到的规则)之间的鸿沟而导致的怀疑主义。和这种图式的其他支持者一样,艾耶尔认识到了对待这些鸿沟的四个基本途径。一是直觉,据称它可以直接到达鸿沟的另一端;二是关于一般原则的理论,它可以用作跨越鸿沟的桥梁;三是还原主义,它可以通过定义那些被断定用来证明它们的事物填平这一鸿沟;四是怀疑主义的忧郁选择。艾耶尔还想像出第五种被称之为“描述分析法”的途径,它似乎承认这种鸿沟,但又对它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217.
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中写完他的第一本书——《逻辑哲学论》,当时他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一系列精雕细刻的格言由一个复杂的排列体系联结起来,并且一切都按照从形而上学到形式逻辑的方向排列.此书被罗素誉为是一部杰作.人们很快就广泛认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石里克、卡纳普和魏斯曼,维也纳学派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逻辑哲学论》立刻使维特根斯坦在哲学家的神殿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自己出版的唯一的一本书.有一段时间他放弃哲学去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后来又在奥地利做一名建筑师,1929年他回到剑桥,在那里断断续续地工作一直到他1951年去世.他的思想交流实际上仅局限于课堂,他在由学生和同事组成的非常亲密的  相似文献   
218.
一、不可通约性与意义 最有影响的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曾经认为,意义的基本单位就是个体的词项或陈述,到了本世纪50年代,这些理论转而认为,理论的或语言的关系域决定着个体词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9.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