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2篇 |
免费 | 115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8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自尊、交往主动性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00名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策略.探讨了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自尊、交往主动性的关系.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自尊的重要性因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母亲支持是双亲外出青少年自尊的最佳预测变量,老师支持是非留守青少年自尊的最佳预测变量,父亲支持和老师支持则能够显著地预测单亲外出青少年的自尊;对于三类青少年的交往主动性,老师支持最为重要.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处于高母亲倩父亲倩同学倩老师支持网络中青少年的自尊和交往主动性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43.
随机选取180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考查其数量估算能力.结果显示:(1)3-6岁儿童具备数量估算能力,但合理估算水平较低;(2)3-4岁儿童的估算多处于"大胆猜测"阶段,4-5岁儿童能有依据地估猜;(3)3-6岁儿童的估算水平受所估算数量大小影响较大;(4)3-6岁儿童的数量估算能力在有、无参照情况下均有显著年龄差异,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索运用班级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新生两个自然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结论:(1)班级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具有显著的效果.(2)利用大学自然班级进行心理辅导来改善新生的适应问题有其独特的优势.(3)高校应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45.
情境事件、关系取向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问卷方法探讨了情境事件、情绪和关系取向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职业均影响着人们对关系满意感两个维度的评价。消极事件直接影响个体对关系不满意维和满意维的评价,导致个体的不满意感产生,而积极事件则只能通过情绪间接的影响着个体对关系的评价。关系缘分观能够解释人际关系满意感。结论:情境事件和关系取向均影响着人们对自身人际关系满意感的评价。 相似文献
46.
当先秦诸子大都以人的理解为中心去看待人与自然万物的存在方式,认为万物只是相对于人来说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时,庄子站在古典存在论的立场上提出了含有生态审美智慧的“万物一齐”观,即“休乎天钧”的生态和谐理念、“为是不用而寓诸庸”的生态价值观念、“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共生气象。其“万物一齐”的生态审美观所蕴涵的万物平等共生、放弃自我中心、无用之用等观念有助于当代的生态伦理和生态实践建设。 相似文献
47.
“道”、“理”二字使道理、道德和伦理三个不同的基本范畴的关系变得耐人寻味,“道”与“理”合一相成即“道理”,道理和道德以“道”为“同源”,道理和伦理以“理”为“同源”,道德和伦理分有“道理”的“养分”,二者“同源共生异长”,长成各自独特的内涵,成为伦理学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 相似文献
48.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对800名1-4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涉及人际安全、人际疑虑、人际张力和人际报复;大学生的人际安全因子得分为3.86,人际张力、人际疑虑和人际报复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在1.8-2.6之间;人际张力、人际疑虑、人际报复因子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1);男生在人际报复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理科生的人际张力、人际报复和主观因素总均分显著高于文科生,人际安全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生。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安全感较强,人际交往和相处中的负性体验较弱,但存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9.
清代前期,因五台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博大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和清朝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五台山藏传佛教渐至鼎盛。清初诸帝多次巡幸五台山;蒙藏高僧频繁朝拜;藏传佛教寺院数量、僧人人数迅猛增加;寺院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为清初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