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7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通过控制负性情绪的不同回避动机强度,采用经典四项比例式的推理任务,探究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对类比推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悲伤和恐惧)均会导致推理任务的正确率下降;(2)在低回避动机强度情绪(悲伤)下完成推理任务的反应时比高回避动机强度情绪(恐惧)下更长。结论: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均会对类比推理产生消极作用,高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下完成推理任务的速度更快,但正确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注意窄化和情绪的动机强度通过工作记忆影响了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662.
推行适宜技术和诊疗最优化的原则是避免过度医疗的有效途径。而在口腔专业中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口腔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健康、美观,这一目标有赖于患者的主观评价;患者在治疗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医生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和具体的执行。因此口腔科适宜技术的基本要求是:适合患者的自身条件和需求、符合医学专业诊疗原则的要求以及适合医生的个人技术水平。然而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而口腔临床工作中应该以最优化的治疗作为实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63.
美国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一系列关于科学和宗教的讲座被重新发掘出来并整理出版,这让萨根重新加入了一场正在进行的关于宗教的辩论。  相似文献   
664.
665.
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宗教的观念不断被否定,例如进化论否定神创论,天文学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涉及事实的方面,宗教正在不断收缩阵地。然而长久以来,自然科学很少对宗教本身进行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不断提出应该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宗教,这一"宗教科学"的学科正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666.
都本玲 《法音》2020,(1):68-70
酥油花,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供佛彩塑艺术,以青藏高原人民日常食用的酥油为原料,揉配鲜艳的矿物颜料,通过复杂精巧的技艺雕塑形成诸佛菩萨、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等形象,内容多为佛教题材故事。青藏高原数以百计的格鲁派寺院,多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这天供奉酥油花,但基本上都是单个的佛像和花草树木、动物的塑像,而塔尔寺的酥油花是成组的主题系列雕塑,技艺也更为精湛,因此脱颖而出备受关注。2006年塔尔寺酥油花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667.
668.
彭华 《宗教学研究》2006,(4):117-122
佛教研究曾经是陈寅恪学术研究的一个重镇,也是他最为拿手的好戏之一,并且业已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成就;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对佛教的研究。本文首先概述陈寅恪学习、研究佛教的经历,然后论述其佛教研究论著,并且做出几点价值判断,最后剖析陈寅恪为什么放弃了对佛教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9.
Name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ming first impressions. While much of the literature has demonstrated how alphabet-based names influence impression formation,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character-based names (e.g., Chinese names) affect interpersonal trust. Across six studies, we demonstrated that a difficult-to-recognise Chinese name with less frequently used characters activated masculine perception, which in turn decreased trust in the name holder. The masculine inferences from difficult names were replicated across within-subjects (Study 1a and 1b) and between-subjects judgements and maintained irrespective of normative knowledge about difficult names as male names (Study 1c). The mediation of gender stereotypicality was manifested in both measured spontaneous gender inference (Study 2a and Study 2b) and manipulated gender information (Study 2c). The effects of recognisability on masculine and trust perceptions were independent of pronunciationability (Study 2b). This research extends previous research by revealing the implications of character-based names and pictographic language on the feeling-as-information theory, also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6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