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的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我们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MMPI在北京地区两大精神病院和部分正常人中进行的研究,证明了MMPI在精神科临床和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正常人中具有十分近似的因子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得到的因子结构与美国等国家报道的因子结构十分近似,提示MMPI可以对不同文化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具有的一些共同的人格维度进行有效的测量。最后用因子分析的结果建立了六个人格因子量表,方便了MMPI的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142.
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1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价格框架对不同认知闭合需要者在线购物时对动态定价策略下的价格感知与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非动态价格,动态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感知价格公平感、购买意愿都较低;(2)在打折框架下,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对采取动态价格在线购物网站的感知信任显著好于非动态价格,而低认知闭合需要者则相反,说明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受这三个变量的综合影响;(3)在降价框架下,认知闭合需要与动态价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意味着在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能受到更多其它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43.
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伴关系因其在个体心理社会适应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在同伴关系领域基于13年的"中美儿童同伴关系数据库"开展的长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后效、同伴关系的追踪研究、同伴关系的中美比较和网络同伴关系等主题,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儿童同伴关系领域的现有研究基础,概括了儿童同伴关系的童年期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文化差异,总结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及其发展的主要指标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从网络交往、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等视角指出了同伴关系领域后续研究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44.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邹琼 《心理科学》2005,28(3):632-633,631
西方研究者建立了四个文化模型来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争议。遗憾的是,现有的模型各执一端。实证研究也偏重于幸福感的文化特殊性研究。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并发现了幸福感的中西差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整合有关理论,解决文化争议,采取主位研究策略,提高实证研究的效度。  相似文献   
145.
The previous studies reported Type D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quality of life (QoL), increas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impaired health status in cardiac patien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ype D personality, illness perception, social support, and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ype D personality on QoL i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patients. Type D personality was assessed by the Chinese 14-item Type D Personality Scale (DS14). Illness perception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B-IPQ). Social support status was assessed by the well-validate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Patients’ QoL was assessed by using Medical Outcomes Short Form 36 (SF-36), respectively. The Type D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objective support score (8.18 ± 2.56 vs. 9.67 ± 3.28, p = 0.0001), subjective support score (6.71 ± 2.0 vs. 7.62 ± 1.93, p = 0.0001) and utilization of social support score (6.76 ± 2.0 vs. 7.61 ± 1.94, p = 0.0001) than that of the non-type Ds. Type Ds believed their illness had much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 (7.67 ± 2.64 vs. 6.27 ± 3.45, p < 0.001), and experience much more symptoms that they attributed to their illness (6.65 ± 2.54 vs. 7.31 ± 2.36, p = 0.023).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ype Ds and non-Type Ds in PCS (40.53 ± 6.42 vs. 48.54 ± 6.21 p < 0.001) and MCS (41.7 1 ± 10.20 vs. 46.35 ± 9.31, p = 0.012).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ype D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component score (PCS) (r = –0.29, p < 0.01), mental component score (MCS) (r = –0.31, p < 0.01), and social support (r = –0.24, p < 0.001).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ype D personality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CS (β = –0.32, p < 0.001) and MCS (β = –0.24, p < 0.001). Type D personality was a predictor of poor QoL in CAPD patients. The current study is the first to identify a strong association among Type D, illness perceptions, social support and QoL in CAPD patients. The worse illness perceptions and lower social support level therefore represent possible mechanisms to explain the link between Type D and poor QoL in CAP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独立记得-知道范式(IRK)和加工分离范式(PDP)探讨连贯阅读中文本表征的意识性问题。实验1使用独立记得-知道范式(IRK),分析被试对再认项目判断为“记得”或“知道”的比例(击中率);实验2使用加工分离范式(PDP),分析被试在包含、排斥测验中的击中率和虚报率。总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连贯阅读中,命题表征的建构是无意识的,情境模型的建构也是无意识的,该结果支持和完善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47.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熹十分重视个体道德修养,主张每一个人都应当"明义理以修其身"方能造就自己良好的内在品性。在个体应该如何"以德修身"方面,朱熹提出了"居敬"、"穷理"、"自省"、"渐进"、"重行"的道德修养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8.
生存论转向是在清理当代哲学的主题转换及其问题时,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的当代变迁与转型的剖析,进而形成的对当代哲学存在论转换及其方向的理论追求的创构努力。古希腊的存在(tobe)及存在论(Ontology)中所蕴含的生存及生存论的丰富内涵,被此后的实存(exsistere)及实存论取代生存主义哲学开启了生存论转向,但此转向作为一项历史性使命,绝不限于此。当代西方浓厚的语言哲学以及后现代相对主义背景表明,仅仅在西方范式下推展的生存论转向已走向终结。在这一情形下,内在地超越于西方并蕴含着人类性哲学方向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生存论转向中的重要意义将会彰显出来,马克思实践哲学以及其中蕴含的实践一生存论实际上有理由被看作“-3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真正目标,只不过,在人类解放论的理论预设内,生存论转向作为人的不断生成、自我超越和创造的历史性的存在,本身就存在着一种未竟性与不可终结性。  相似文献   
149.
采用视觉呈现干扰词的图片一词干扰实验范式,探讨产生不同语法结构时言语产生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进程.3个实验分别考察了以单字词、名词短语和简单陈述句命名图片时词类信息的加工,结果发现:三个实验中都存在不同词类干扰的不一致,名词干扰比非名词干扰更强烈;语义加工与语法特征加工存在重叠的时间窗,研究结果支持言语产生的交互激活理论.  相似文献   
150.
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伤性分离是具有心理创伤经历的人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它包括记忆缺失、幻听、人格解体等,它主要表现在分离性障碍中,在其他精神疾病中也常见,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该文阐释了创伤性心理、创伤性分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创伤性分离症状的几种理论: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加工假设与警戒-回避假说等。其中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主要是以临床治疗为取向,采用EMDR技术,侧重于研究创伤性分离对人格结构产生的影响;而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编码假说以及警戒-回避假说是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讨创伤性分离的症状与记忆。通过对几种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后三种认知理论对创伤性分离症状的解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否存在回避警戒”,二“是否存在回避加工”,三“是否存在回避记忆”,而关于这几方面问题发生的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