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文化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浩  葛鲁嘉 《心理科学》2005,28(5):1269-127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与人类文化互相创生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质决定着,心理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文化心理学的兴起适时地满足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要求。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蕴涵着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学科性质的独特理解。由于文化心理学兴起的时间较短,它必然还要不断吸取各种养分,实现内部取向的不断整合,提出更加明确的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522.
523.
利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24.
乐国安  薛婷  陈浩  姚琦 《心理科学》2013,36(2):424-428
为探明中国文化背景下,Simon等人(1998)提出的集体行动参与双路径模型的适用性,以及现实和网络情境下行动参与心理机制的异同,本研究以“中日撞船事件”为考察蓝本向天津市43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国家认同和工具理性动机对集体行动倾向的影响独立且显著,但两路径在内部动机上有汇聚;现实和网络两种行动情境下的整合模型对行动倾向的解释率为37%和44%。结论:中国式集体行动表现为内部驱力作用下的集体主义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525.
黄好  罗禹  冯廷勇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1449-1457
厌恶是由令人不愉悦、反感的事物诱发的情绪。根据刺激类型的不同, 厌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脑岛和基底节是厌恶加工的主要脑区, 前扣带回、杏仁核、丘脑、内侧前额叶也参与厌恶加工。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发现, 不同类型的厌恶、不同感觉通道的厌恶加工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当注重研究厌恶加工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以及与厌恶相关的神经递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26.
GKT原理的卡片测试范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了三种包含不同说谎和认知成分的回答方式,以无意义字母串为刺激材料,以60名被试为对象检验GKT对犯罪嫌疑人的识别是基于认知还是说谎反应.研究结果表明:(1)仅包含认知成分的"重复"回答方式条件下,GKT能够区分关键信息和控制信息,表明认知成分存在于GKT测谎模式的运作机制中.(2)包含相同认知成分、不同说谎成分的回答方式条件下,GKT对知道关键信息的"犯罪"者的反应判定准确性不同:"不是…"回答方式下反应判定的准确性最高.重复回答方式下的判定准确性最低,由此证实说谎成分存在于GKT机制中.(3)仅包含认知成分的回答方式反应判定准确性最低,说谎成分的加入显著提高判定准确率.说谎成分与认知成分在GKT原理中的比重尚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27.
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对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简化的自生训练为基础,并整合进传统催眠和NLP经验擎技术的有效成分,编制易于学生自我操作,并能在课间或课后短时间内完成的,有利于心理放松的简易自我放松催眠方法,检验其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以382名高中生为对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以韦克斯勒成人智力测验中的译码分测验作为缓解学习疲劳、恢复认知水平的指标.结果表明,译码测验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实验组后测成绩优于前测成绩,差异也很显著,说明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可以有效缓解学习疲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28.
心理理论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峻  陈巍 《心理学探新》2009,29(1):23-26
自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提出心理理论至今,心理理论研究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当前心理理论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心灵哲学、认知科学所关注的热门课题。文章回顾了心理理论研究的缘起和概念、内容与基本范式、问题与困境,在此基础上反思了心理理论研究困境与解释模型的关系,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9.
试论情绪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提出情绪弹性的概念,并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在此基础上利用函数公式及图形对其影响因素、类型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探讨了情绪弹性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30.
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引入21世纪初西方道德心理学的一种新理论--道德的五基准理论.道德判断的五种基准是道德情绪论的代表人Haidt在社会直觉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了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进而提出的全新概念.本文通过介绍道德五基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阐述理论特征并预测理论的潜在应用前景,深入探讨了该理论在道德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