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2篇
  9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21.
722.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emory retrieval for real‐time language processing relies on a cue‐based access mechanism, which allows the cues available at the retrieval site to directly access the target representation in memory. An open question is how different types of cues are combined at retrieval to create a single retrieval probe (“cue combinatoric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by testing whether retrieval for antecedent‐reflexive dependencies combines cues in a linear (i.e., additive) or nonlinear (i.e., multiplicative) fashion. Results from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and a reading time experiment show that target items that match all the cues of the reflexive are favored more than target items that mismatch these cues, and that different degrees of mismatches slow reading times in comparable amounts. This profil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a nonlinear cue combination and provides evidence against models in which all cues combine in a linear fashion. A follow‐up set of simulations shows that a nonlinear rule also captures previous demonstrations of interference from nontarget items during retrieval for reflexive licensing.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hed new light on how different types of cues combine at the retrieval site and reveal how the method of cue combination impacts the accessibility of linguistic information in memory.  相似文献   
723.
王丹  王婷  秦松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2):163-176
可成字部件在汉字中的位置和功能多种多样。实验1采用部件启动范式考察在汉字识别中可成字部件在不同位置的功能。启动刺激为处于三种位置(主要义符位置、次要义符位置、声符位置)的可成字部件, 目标刺激为包含这三种位置可成字部件的汉字, 要求被试对目标字做词汇判断。实验2结合部件启动范式和视觉搜寻范式探查可成字部件在不同位置的功能。结果表明:(1)可成字部件处在声符位置时的启动效应强于处在义符位置时。(2)可成字部件作义符时的启动作用只出现在处于主要义符位置时。(3)处在声符位置的可成字部件启动不仅促进对包含声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 还促进对包含主要义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 但阻碍对包含次要义符位置部件的汉字的识别。(4)当启动部件处于次要义符位置时, 不影响对包含相关部件的汉字的识别。整个研究表明, 部件位置效应不仅包含部件位置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还包含部件位置频率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4.
725.
选择《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55种期刊,计算机检索期刊稿约中对医学伦理审查的要求。最终249种期刊纳入研究,调查发现51.4%(128/249)期刊提及了医学伦理方面的要求,其中"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征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的比例最大,为96.1%。对"保护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批"和"临床试验注册"的要求占比最低,分别为46.1%、40.6%。对患者隐私方面的保护甚少提及;大部分期刊对伦理审查没有强制要求;个别稿约中的医学伦理的国际准则、法律法规版本比较陈旧,未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726.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浙江省三级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及运行现状,包括伦理委员会成立时间、设置数量、委员会组成人员、工作人员专职情况及是否有独立办公场地、每年审查项目数量、审查程序、审查时间及通过率,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等。结果显示,浙江省三级医院伦理委员会设置率较高,达96.9%,委员人数设置合理,项目审查及时、高效,工作流程较为规范,但仍存在专职人员偏少,伦理审查工作量大,信息化程度低,资金及硬件设施支持不足等问题。伦理委员会需进一步完善人员选聘、准入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审查人员伦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及考核,建立健全伦理审查信息平台,并提供有利的资金支持和设施保障。

  相似文献   
727.
采用具有不同深度信息的剪影和图片刺激为材料,要求被试完成形状判断任务,探究基于客体的一致性效应的产生机制。实验1中客体刺激呈现于屏幕中央位置;实验2进一步增强了刺激空间呈现的左右位置倾向;实验3则通过交叉手的范式分离了反应位置和反应手不同的编码对一致性效应的作用。结果发现:当刺激不存在显著的左右位置信息时,剪影刺激出现了一致性效应,图片则没有;而当刺激的空间位置信息显著时,剪影和图片均出现了一致性效应,这一效应在反应位置和反应手编码分离后仍然存在。因此得出结论:空间位置编码假说对解释基于客体的一致性效应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8.
729.
基于价值哲学范畴的价值取向概念,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和临床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从解析现代医学目的、塑造医学人文品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个维度,论证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点,认识医学活动主体、客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拓宽医学教育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建构医学教育主体、客体和医疗实践主体、客体的同轴目标,增加医学行为主体的软实力提升路径,化除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医方瑕疵。  相似文献   
730.
Mirror self-experience is re-casted away from the cognitivist interpretation that has dominated discussions on the issu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rror mark test. Ideas formulated by Merleau-Ponty on mirror self-experience point to the profoundly unsettling encounter with one's specular double. These ideas, together with developmental evidence are re-visited to provide a new, psychologically and phenomenologically more valid account of mirror self-experience: an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deep wari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