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0篇
  51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研究采用运动橡胶手错觉范式,操纵了“控制”和“社会效价”两个变量,通过行为实验探讨了控制和社会效价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被动控制”条件相比,“主动控制”条件产生了更强的拥有感; 与“不利”条件相比,“有利”条件产生了更强的拥有感。且“控制”和“社会效价”的交互作用显著:无论哪种控制条件,有利条件下的拥有感都显著高于不利条件下的拥有感; 无论哪种效价条件,主动控制条件下的拥有感均显著高于被动控制条件下的拥有感。该结果表明,控制和社会效价是产生身体拥有感的条件。研究结果为提高假肢佩戴者对假肢的心理接纳程度提供了有益的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使用命名法和量表评定法,分别对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进行了测试。被试为142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结果发现,除命名一致性指标相对较低外,其它三项指标与国外研究结果很接近,表明这套图形基本上是适合我国被试的。相关分析表明,四项指标是不同质的,它们的设置是必要的。其中,熟悉性和命名一致性两个指标是在各种图形实验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网上检索中无意间看到一段话,“不借助于个体心理学,也许不能彻底明白有人为何要杀人如麻;没有群体心理学,则人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何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他不但做得正确,并且伟大无比。”这段话一下子把我打动留住了。因为我曾有过一段“认为自己不但做得正确,并且伟大无比”的经历。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篇书评,评法国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的群体心理学著作《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汉译精品新世纪版),于是找到了书并阅读。我曾是一名“法轮功”团体的成员,如果用褒意倾向的语言说,是信念极为坚定的一员,用贬意倾向的语言说,是痴…  相似文献   
14.
做出选择与坚持选择是决策活动的两个重要阶段。跨期选择源于经济学领域对成人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结果"做出选择"过程的研究;延迟满足则源于心理学领域对儿童为获得未来较大收益而抵制当前诱惑的"坚持选择"过程的研究。二者均致力于研究与时间相关的决策活动,从不同视角关注个体的冲动性与自我控制,但鲜见学者对二者异同的系统比较。本文着重从研究方法、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入手探讨了二者的异同,冀为两个研究领域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人类远见的培养与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并经两次随机取样调查,通过对366名公民样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351名公民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获得公民意识的五因子结构,即参与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政治效能意识、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6.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is a safe, tolerable, and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However, even after decades of research, nearly half of the patients with MDD fail to respond to conventional TMS, with responding slowly and requiring daily attendance at the treatment site for 4–6 weeks. To intensify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and shorten treatment duration, accelerated TMS protocols, which involve multiple sessions per day over a few day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evaluated for safety and viability. W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knowledge in accelerated TMS, including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anti-suicidal efficacy, safety, and adverse effects.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are also addressed, along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celerated T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相似文献   
17.
18.
    
Impairment in semantic association has been reported in bipolar disorder (BD) and schizophrenia (SZ) patients and could underlie abnormal speech patterns in both disorders.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semantic processing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these two disorders. Participants (n = 61; BD = 19; SZ = 19; healthy controls [HCs] = 23) were administered a semantic judgment task and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were recorded. Responses of the two pati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HCs, but comparable behavioral semantic prim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both patient groups. The N400 priming effect was observed in all groups, with a delayed peak in the two patient groups. The N400 effect was enhanced for both BD and SZ patients over the left frontal and frontal pole region, but SZ patients showed additional reduction of N400 over the right posterior and occipital regions. The N400 mean amplitudes for related targets correlated with less severe negat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Z. Discriminant functional analysis using reaction time and N400 measures successfully classified 82% of the participants into their respective clinical group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atients with BD and SZ have both overlapping and distinctive semantic processing dysfunction.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ntinuum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se disorders, but also offer some support for the traditional Kraepelinian dichotomy.  相似文献   
19.
风险决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如何进行风险决策是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遇到的未解之谜。主流风险理论认为, 风险决策是一个补偿性的、期望值最大化的过程; 而非主流的风险理论则认为, 风险决策是非补偿性的, 并不遵循期望法则所假设的加权求和等过程。这一谜团为何一直没有得以破解, 或许是因为我们未找到揭示其心理过程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近10年来, 我们针对风险决策过程, 借助行为实验、眼动记录法、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系统探索风险决策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为回答“风险决策是否遵循补偿性规则”这一问题提供了汇聚性证据。本文依据期望法则所假设的概率函数推导、加权过程、加权求和过程、总分最大化等步骤, 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 以期加深人们对风险决策机制的理解, 并为建立、健全与风险决策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涂冬波  蔡艳  戴海琦  丁树良 《心理科学》2011,34(5):1189-1194
IRT中的计量模型较多,不同计量模型适合不同特点的数据资料,实际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IRT模型来分析数据。我国是个考试、测评大国,测评的题型丰富多样,在实际应用IRT时,一个模型往往很难反应所有数据资料本身的特点,这时可考虑应用多个IRT模型(即“混合模型”)来分析,以达到对数据的最佳拟合。本文对混合模型的思想方法及原理、参数估计的实现、以及模型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1)本文自主开发的混合模型参数估计程序Mix_Tu具有较高的返真性,且与国际知名测量软件Parscale相当。(2)在“项目异常”情况下,Mix_Tu程序对参数b和c的估计受数据异常程度的影响要大于Parscale程序,而对参数a的估计受数据异常程度的影响要小于Parscale程序,而在参数theta上两个程序相当。(3)在“被试异常”情况下,Mix_Tu程序对所有参数的估计受数据异常程度的影响均要小于Parscale程序,Mix_Tu程序表现的更为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