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个别协议(Idiosyncratic deals,简写为I-deals)指意在使单个员工和雇主双方均受益的,经两者协商而定的,个性化的工作安置(Rousseau,2005)。个别协议可以作为组织和员工良好心理联系的现实依据,它是组织吸引、保留核心员工的重要策略。本文从个别协议的概念、渊源、测量方式、以及与相关组织现象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并提出相应建议。文章最后探讨了个别协议未来的研究手段、结构和对象等新方向。  相似文献   
62.
探讨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MM)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对20例女性生殖道MM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女性生殖道MM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53%,20例患者平均年龄(55.2±10.5)岁,绝经者占60%;HMB45、Melen-A、S-100阳性患者分别占92.3%、76.9%、69.2%;随访时间3个月~70个月,随访率70%,随访期间死亡率为42.9%;生存≥1年者100%,生存≥2年者63.6%,生存≥5年者9.1%.故女性生殖道MM发病率低,预后差,HMB45、Melen-A、S-100有助于病理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3.
采用改编的I0S量表测量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综合探讨了为他人和预测他人决策时心理距离对个体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他人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决策时越偏好风险,且反应时越短;(2)个体预测他人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好风险,但两者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3)心理距离与决策者角色存在交互作用,即预测时个体认为远心理距离他人比近心理距离他人更冒险,而为他人决策时两者差异消失;(4)决策角色与决策框架、心理距离与决策框架存在交互作用:在收益框架下,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较远时个体更偏好风险,且个体预测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冒险,损失条件下无差异.依据相关理论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4.
肿瘤组织是人类直接探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对象,建立肿瘤组织库(tumor tissue bank,TTB),使用一套规范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s)来收集高质量的组织标本,避免其浪费势在必行。规范化TTB的建设也将涉及TTB的信息化管理及通用数据元素(common data elements,CDEs)的开发。深入探讨这些方面将有助于我国科研机构建立起自己标准化的TTB。  相似文献   
65.
健康管理是协调居民个体健康与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以人为本的医学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然而,目前中国并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归纳国外相对成熟的健康管理政策、方案,分析国内外普遍存在的健康管理问题和挑战,为我国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探索健康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框架效应是描述决策理论违背规范决策理论的经典"异像",它的产生被认为是"不理性"的表现。投入认知资源有望削弱框架效应。为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以128名有管理经验的文科类专业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两个创业风险决策情景的重复验证,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认知需求、加工深度和与创业决策情境的内在相关影响框架效应。研究还发现,认知需求高的个体框架效应减弱,信息加工深度会加重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67.
68.
段锦云  周冉  古晓花 《心理学报》2014,46(10):1591-1602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 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 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 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 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对其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1采用2(正面自我标签:启动/未启动)×2(获益希望:有/无)组间设计, 实验2和实验3分别进一步研究无获益希望的公开场景和有希望获益的不公开场景, 分别以91、135和9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更容易采纳建议; 无获益希望公开条件下, 受印象管理或社会赞许性影响而显著提高建议采纳; 有获益希望的公开条件下, 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积极情绪得到提升, 并进而促进其采纳建议, 而积极意义发现在积极情绪和建议采纳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装饰图片对多媒体学习效果和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眼动仪追踪30名低知识经验大学生在有装饰图片和无装饰图片条件下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注意过程.结果发现:(1)有装饰图片组的保持和迁移成绩显著低于无装饰图片组;(2)有装饰图片组被试在认知兴趣图的注视次数、文本与认知兴趣图之间的注意转换次数显著少于无装饰图片组;(3)在装饰图片组内,80% 学习者报告被装饰图片吸引,并回忆出与装饰图片有关的先前知识经验.这些结果表明,装饰图片干扰学习者对主要学习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装饰图片可能主要通过干扰学习者对主要学习内容的一致性理解以及激发不恰当的先前知识经验而阻碍学习.  相似文献   
70.
段文杰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616-1627
正念是当代临床健康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尽管其应用在临床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但对于正念的理论研究却亟待加强。在对正念的三阶段概念演进过程及四种取向的测量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后, 发现目前对正念的理论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概念不够清晰, 它可以指代一种行为(冥想)、心理状态、心理过程, 甚至是一种人格或类人格特质; 二是测量过于多元, 有状态取向、能力取向、认知取向和特质取向。两大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正念。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及以往实证研究, 建议可以借鉴价值实践分类体系(Values In Action Classification), 以类特质为取向, 采用兼顾文化共同性和特殊性的方法, 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核心内涵, 在命名、测量上突显个体对当下经验留心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