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结构因素对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作用。包括两个实验。实验 1探讨阅读文章结构是否清晰及主体对文章结构是否有清晰的把握对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 ,阅读的文章结构越清晰 ,主体对文章结构把握能力越强 ,越能促进文章的信息保持。实验 2进一步探讨文章的结构清晰及主体对文章结构的清晰把握促进的是何种信息的保持。结果证明 ,结构清晰与否促进的是文章的主要信息的保持 ,而对文章的细节性信息促进作用不大。本研究结果表明 ,文章的结构因素对阅读保持有促进作用 ,主要是促进文章的主要信息的保持。  相似文献   
62.
文章标记量影响文章标记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文章标记量的多少对文章中不同类型的信号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有标记的目标句上 ,少标记条件显著优于多标记条件和无标记条件 ,多标记条件与无标记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无标记的目标句上 ,无标记条件显著优于多标记条件和少标记条件 ,多标记条件与少标记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支持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读者是微略性地运用文章标记的假设和交易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63.
段锦云  凌斌 《心理学报》2011,43(10):1185-1197
企业的自主创新离不开员工的自发性和创造性, 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因此愈加受到重视。本研究拟探索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建言行为的结构(研究一), 并检验中国人的典型思维特征-中庸思维与中国背景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对长三角地区30名企业员工的访谈提取建言行为关键事件, 编制初始问卷, 再通过对159名被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抽取出顾全大局式和自我冒进式两个建言行为维度; 另一批159名被试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构。研究二以278份配对员工为样本,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中庸思维与顾全大局式建言存在正相关, 与自我冒进式建言存在负相关, 且授权对中庸思维与两类建言行为之间关系存在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4.
李宏利  张雷 《心理学报》2010,42(5):618-624
基于风险行为的性选择理论, 通过内隐启动的方法探讨了求偶线索与奖赏线索对两性风险行为报告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男性接触求偶线索, 与接触奖赏线索相比, 更有可能进行娱乐领域、健康领域与社会领域的风险行为活动; 而女性接触奖赏线索后, 与求偶线索相比, 更有可能会从事社会领域的风险行为活动; 两性接触求偶线索与奖赏线索后都较少可能从事经济领域的风险行为活动。这些结果符合性选择理论, 说明与求偶有关的信息线索能够诱导男性进行高风险活动, 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冒险行为可以作为好基因的标志增加男性获得配偶的机会。这些结果还揭示了, 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的诱发作用远胜于外部动机(如金钱奖赏), 因为求偶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需求。  相似文献   
65.
Drawing on Dewey's pragmatic perspective 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evious research on promoting employee creativity in industr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tudent creativity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teacher's encouragement,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process engagement. Based on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140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a nation‐wide contest in Taiwan, path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techniqu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eacher's encouragemen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although indirect, effect on student creativity, and that creative process engagement, as opposed to teacher encouragement or intrinsic motivation, has a direct and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n student creativity. This finding is in partial agreement with prior research which reports student creativit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eacher encouragemen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highlight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creative process engagement in facilitating student creati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66.
周蕾  李爱梅  张磊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2019,51(3):337-352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 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部、整体过程及模型拟合。辅以贝叶斯因子分析实验数据表明:二者的主要过程特征均相似, 且更符合非折扣模型假设; 二者在加工复杂程度等少数特征上有所不同; 确定和即刻信息在加工方向等特征上存在特异性。这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核心决策规则:两类决策更可能遵循非折扣模型预期的简捷、启发式规则, 而不是折扣模型所假设的补偿性、基于选项规则。本研究为建立两类决策的共同解释框架做出了有益尝试, 并为决策比较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7.
段锦云  施蓓  王啸天 《心理学报》2019,51(12):1363-1374
基于信号理论, 研究采用3个依次递进的实验, 分别以大学生群体和在职员工为被试, 探讨了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者建议提出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为正视时, 能够促进建议者提出建议的意愿, 建议者感知到的角色期待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2)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高时, 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提出意愿有显著影响; 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低时, 这种影响减弱或消失; 此外, 拒绝敏感性也调节了角色期待感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8.
为考察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攻击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安全感量表和攻击问卷对54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羞怯、攻击和社会比较倾向三者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且三者分别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对攻击的直接效应显著;(3)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攻击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基于双元孝道模型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考察双元孝道信念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检验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以115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双元孝道信念量表、非适应性认知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互惠性孝道和非适应性认知显著负相关,和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权威性孝道和非适应性认知显著正相关,和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非适应性认知和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2)非适应性认知在孝道信念与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互惠性孝道负向影响非适应性认知,权威性孝道正向影响非适应性认知,非适应性认知正向影响网络成瘾。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信念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而且互惠性孝道和权威性孝道具有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The current longitudinal study is the first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across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MIC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harsher and less affectionate maternal parenting (child age 14 years, on average) statistically mediates the prediction from prior household chaos and neighborhood danger (at 13 years) to subsequent adolescent maladjustment (externalizing, internalizing, and school performance problems at 15 years). The sample included 511 urban families in six LMICs: China, Colombia, Jordan, Kenya,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howed consistent associations between chaos, danger, affectionate and harsh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problems. There was some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with nearly all countries showing a modest indirect effect of maternal hostility (but not affection) for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internalizing, and scholastic problems.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that chaotic home and dangerous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s increase risk for adolescent maladjustment in LMIC contexts, via harsher maternal paren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