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言语和空间创造力测验、青少年人格问卷、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问卷对1048名中学生施测,考查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探讨创造性思维、人格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女生在言语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维度以及图形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的言语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高一年级的图形创造力质量维度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年级;(2)言语创造力与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社会活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图形创造力与开放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手工技术呈显著正相关;(3)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言语创造力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图形创造力上中介作用不显著.具体到创造性行为的各个领域,开放性和外向性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2.
为了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领悟, 采用协商一致的质化研究方法对15位当事人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个与领悟有关的域:领悟的内容, 领悟的效果, 影响领悟产生的因素, 评估领悟质量的依据, 领悟出现时的反应, 领悟的来源和阻碍领悟发挥作用的因素。形成了领悟的概念界定:领悟是对自己和他人(主要是自己)的新认识, 对自己的认识内容包括, 自己的问题模式, 心理困扰或问题模式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 以及自己内在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3.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 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可能逐年增高。通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 对使用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调查老年人孤独感的25篇文献进行元分析, 调查年代跨度为1995年至2011年, 共涉及13280名老年人。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随年代的变迁呈上升趋势; (2)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随年代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存在婚姻状况差异, 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4.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等级反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久  肖涵敏 《心理学报》2012,44(10):1402-1407
基于因子分析和单维项目反应理论的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是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方向之一。但是,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仍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 多数研究也只是以二级评分为主。本文首先介绍了逻辑斯蒂形式的多维等级反应模型, 并以二维等级反应模型为例, 分析了模型的数学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然后, 推导出了多维等级反应模型的项目信息函数, 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地, 本文阐述了使用联合极大似然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估计多维等级反应模型参数的思想。最后, 指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5.
已有研究发现决策者在为自己与不同他人决策时,其风险偏好存在差异。但是当对后果严重性不同的事件进行决策时,上述结果也并不总是如此。为了探究在人身安全情境中决策者面对后果严重程度不同的任务时,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差异,实验一采用人际亲密度和决策所带来消极结果的严重程度分别操纵心理距离与后果严重性,结果发现决策者在后果严重任务中的决策比后果不严重任务更保守,为自己和为陌生人决策均比为最好朋友决策更冒险。这可能是由于决策者知觉到的决策责任不同所致。因此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实验二引入决策责任这一变量,考察其在心理距离对风险决策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证明了我们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6.
杜玮玮  宋婷  李富洪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969-1975
任务转换时, 如果一个刺激不仅包含当前任务的特征还包含另一任务的关联特征, 这样的刺激被称为双价刺激。双价刺激能影响个体对单价刺激的加工, 使个体对后续所有单价刺激的反应减慢, 这种现象被称为双价效应(bivalency effect)。研究者发现双价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对双价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情境捆绑说和基于经验的预测模型。双价效应的产生与额外视觉特征的提取及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调整有关, 前者主要与颞-顶联合区的激活有关, 后者主要与背侧前扣带回以及前辅助运动区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157.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progress certainty and discrete progress markers (DPMs) on performance and preference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DPMs depend on whether progress certainty is high or low. When the distance to the goal is uncertain, DPMs can help reduce uncertainty and thus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increase preference. However, when the distance to the goal is certain, DPMs may generate complacency, sway motivation away from the end goal, and decrease performance in the task, as well as its appeal. Therefore, the addition of more information, feedback, or progress indicators may not always improve task performance and preference for the task. The authors validate these claims in 4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58.
Dan Zahavi 《Synthese》2008,160(3):355-374
The analyses of the mind–world relation offered by transcendental idealists such as Husserl have often been dismissed with the argument that they remain committed to an outdated form of internalism. The first move in this paper will be to argue that there is a tight link between Husserl’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and what has been called phenomenological externalism, and that Husserl’s endorsement of the former commits him to a version of the latter. Secondly, it will be shown that key elements in Husserl’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including his rejection of representationalism and metaphysical realism, is shared with a number of prominent contemporary defenders of an externalist view on the mind. Ultimately, however, it will be suggested that the very alternative between internalism and externalism—an alternative based on the division between inner and outer—might be inapplicable when it comes to phenomenological conceptions of the mind–world relation.  相似文献   
159.
Dan López de Sa 《Synthese》2008,163(2):263-272
According to the simple proposal, a predicate is rigid iff it signifies the same property across the different possible worlds. The simple proposal has been claimed to suffer from an over-generalization problem. Assume that one can make sense of predicates signifying properties, and assume that trivialization concerns, to the effect that the notion would cover any predicate whatsoever, can be overcome. Still, the proposal would over-generalize, the worry has it, by covering predicates for artifactual, social, or evaluative properties, such as ‘is a knife,’ ‘is a bachelor,’ or ‘is funny.’ In defense, it is argued that rigidity for predicates as characterized plays the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role, and that the contention that “unnatural” properties are not to be rigidly signified is ungrounded.  相似文献   
160.
班级生态系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生态系统观以及班级环境中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进展,在班级环境中,与儿童人际互动最密切,对其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类人群是——同伴和教师。作者把儿童与同伴、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班级环境中两个重要生态子系统,依次介绍了班级环境中这两个生态子系统的各成分,以及它们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应注重人际间的双向互动、基于观察的互动模式研究、以及重视时间变量对行为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