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医源性Wernicke脑病(WE)的病因、临床及磁共振图像特点,回顾性分析6例医源性WE病例.医源性WE病前均有禁食史,其临床表现多样.磁共振图像为中脑导水管周围T2WI及Flair高信号.大部分病例补充维生素B1后可好转.提示医源性禁食导致体内维生素B1耗竭是医源性WE的病因,及时补充维生素B1是预防及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鹤  丁妮  董奇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356-361
行为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消极情绪的辨别、注意和记忆都有所下降,而对积极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边缘系统(尤其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低于年轻人,但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却有所增强。研究者对该结果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是功能代偿假说,另一种是策略改变假说。功能代偿假说认为老年人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增强是为了弥补边缘系统功能的下降,反映了大脑功能的代偿;策略改变假说认为老年人主动使用了不同于年轻人的策略,情绪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组人群大脑活动的差异。未来这方面研究可以从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93.
开普勒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跟当时社会上颇为流行的占星术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他们的联系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大家对开普勒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4.
焦虑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疾病.病理焦虑通常被定义为与年龄不适当的焦虑,导致功能障碍和严重痛苦.目前大量调查儿童焦虑的CBT治疗效果的研究显示,针对各种患有不同焦虑障碍的儿童CBT是有效的.典型的认知行为治疗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心理教育,应对技能,暴露和应急管理.Coping Cat治疗方案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针对儿童焦虑最常被实施的CBT治疗方案.目前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儿童焦虑症中也存在着局限,今后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
周萍  肖华  李勇辉  董昕文 《心理学报》2022,54(6):604-612
剧烈的应激刺激会引起持续的高唤醒状态, 是多种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 并推进其他症状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关注5-羟色胺在应激诱发高唤醒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测量听觉惊吓反射水平反映高唤醒状态, 考察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缺陷小鼠在天敌或电击应激前后高唤醒的变化。研究发现, 雄性基因缺陷小鼠在应激后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高唤醒表现, 而野生型小鼠高唤醒状态很快恢复。结果提示, 基因缺陷引起的5-羟色胺降低可能是强应激诱发的持续高唤醒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96.
男性代言女性产品的广告策略真的奏效吗?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产品代言人性别与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评价之间的关系。4个实验的结果显示,与女性代言女性产品相比,男性代言时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会显著降低。该影响是通过身份威胁感的中介实现的。此外,身份肯定对该效应存在调节作用。具体来讲,当被试受到女性身份肯定操控时,主效应会加强。本文实证研究了男性代言女性产品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性别认同一致性理论拓展了产品性别属性的下游结果。  相似文献   
97.
王丽丽  董梦璐 《心理学报》2022,54(2):192-204
男性代言女性产品的广告策略真的奏效吗?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产品代言人性别与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评价之间的关系。4个实验的结果显示, 与女性代言女性产品相比, 男性代言时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会显著降低。该影响是通过身份威胁感的中介实现的。此外, 身份肯定对该效应存在调节作用。具体来讲, 当被试受到女性身份肯定操控时, 主效应会加强。本文实证研究了男性代言女性产品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基于性别认同一致性理论拓展了产品性别属性的下游结果。  相似文献   
98.
元刻板印象的效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其效应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之别。然而, 目前关于元刻板印象效价与效应的关系还存在争议。元刻板印象的威胁效应和促进效应遵从回馈原则, 而阻抗效应和窒息效应不遵从回馈原则。不同效应产生的条件包括元刻板印象检索难度、元刻板印象个体化程度、个体内部资源、印象管理动机以及群体社会地位等。未来研究可在不同元刻板印象效应的适用范围及边界条件, 干预方法, 激活方式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99.
基本情绪理论(basic emotion theory)是情绪科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情绪是由有限的几种基本情绪组成的, 如恐惧、愤怒、喜悦、悲伤等。基本情绪是为了完成基本生命任务(fundamental life task)进化而来的, 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独特的神经结构和生理基础。尽管基本情绪理论被广泛接受, 但是对于基本情绪的种类却莫衷一是。近几十年来, 许多fMRI研究试图确定各种基本情绪的独特神经结构基础, 而且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 比如厌恶和脑岛有关, 悲伤和前扣带回有关, 杏仁核是与恐惧有关的重要边缘结构等。但是, 最近有人进行了元分析研究, 发现许多基本情绪存在混淆的大脑区域, 因此对基本情绪的特定脑区理论提出质疑, 甚至否定基本情绪理论。通过对基本情绪及其神经基础的探讨, 以及对基本情绪理论的最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行梳理分析, 提出有关基本情绪理论的争论来源于基本情绪种类的确定, 因为许多所谓的不同基本情绪实际上是同一种基本情绪, 提出人类可能只有3种基本情绪。未来研究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一步推动基本情绪脑影像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 揭示了个体的真实情绪, 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谎言识别等领域。而微表情检测的研究受到小样本问题的限制。针对该问题, 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首先, 结合眼动技术和呈现-判断范式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行为实验范式, 考察微表情识别中选择注意分配的认知机制, 细化人类识别微表情时的特征兴趣区域。其次, 结合人类注意机制, 提出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模态微表情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真实场景下微表情检测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