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自我控制指那些帮助人们克服思想和情绪, 进而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自我行为的心理加工。虽然良好的自我控制对个体的成功与幸福非常重要, 但自我控制失败仍然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借助于序列任务范式, 研究者揭示了自我控制失败的认知机制并建构了多种理论, 包括能量模型、加工模型、中央管理器模型和前额叶−皮层下脑区的平衡模型。相关脑成像研究主要聚焦于额下回、杏仁核、眶额叶皮质等脑区。未来研究应侧重不同理论之间的融合与补充, 强化自我控制失败潜在神经机制的探索, 并推动自我控制与社会决策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82.
已有脑成像研究展示了男女脑功能差异, 但功能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划分通常基于主观经验, 使脑功能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解释遭遇瓶颈。本文提出人脑自适应多尺度功能连接算法, 刻画功能连接的时空多尺度特性, 揭示出0.06~0.10 Hz的性别差异:男性较强的连接主要与边缘网络和腹侧注意网络有关, 女性较强的连接主要与腹侧注意网络、视觉网络和额顶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考察了英语语音意识在小学汉语儿童英语单词读写学习中的作用。对189名小学儿童的研究表明:(1)一、二、五年级在首音和韵脚意识上差异显著;在音位意识上,一、二年级差异不显著,五年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2)各年级儿童的语音意识与其英语单词读写均存在显著相关;(3)控制英语口语词汇量后,一年级的首音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读写的变异,二年级的首音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拼写的变异,五年级的音位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读写的变异;(4)各年级的语音意识对单词拼写较之于阅读都具有更强的变异解释力。可见,小学汉语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与其单词读写存在密切联系,语音意识与拼写的关系相对更为紧密;首音意识对早期读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音位意识在后期读写学习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4.
周浩  王琦  董妍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98-107
无聊是个体由于知觉到生活无意义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 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种社会心理功能。目前, 有关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学业成绩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研究已经揭示了无聊的负性作用。但是, 无聊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和相关研究层面, 概念定义尚没有完全统一, 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完整的模型结构。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究无聊的作用机制, 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来改善人们的无聊状态。  相似文献   
85.
以3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2、4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运用McGurk效应研究范式对汉语母语者视听双通道言语知觉的表现特点、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三个年龄阶段被试均接受纯听和视听两种条件下的测查,被试的任务是出声报告自己听到的刺激。结果发现:(1)汉语为母语的二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和大学生在自然听力环境下的单音节加工中都受到视觉线索的影响,表现出了McGurk效应;(2)二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和大学生受视觉言语影响的程度,也就是McGurk效应的强度没有显著差异,没有表现出类似英语母语者的发展趋势。该结果支持了McGurk效应"普遍存在"的假说。  相似文献   
86.
采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青少年攻击信念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儿童感知父母冲突量表对506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信念和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青少年攻击信念在父母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青少年攻击信念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7.
人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科技时代的批判,是与人的自我意识一同发生的。当今世界,科技已越来越被当作自主的、异在于人的并沿着非人性化的惯性而展开的过程。如何对这一过程重新进行人化?如何使现代人具有科技进步时代的人的内容的清醒意识?这是每一个人文学者必须给予严肃关注的问题。从道德本性的角度视之,科技社会所制造的大量的替代经验对道德实践基础的蚕食和颠覆,具有根本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科技社会中如何确立实践智慧、个人亲证在道德领域里的独立性,对于避免当代人的“道德孤儿”的命运,便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对幼儿顺从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出了约束性顺从的概念。所谓约束性顺从指的是幼儿全心全意地、心甘情愿地遵从成人的要求而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它是幼儿由外部控制逐渐过渡到自我控制的中间环节,对探讨外界价值的内化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对幼儿约束性顺从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9.
20世纪遗传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不能掩盖它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宗教、法律之间的不和谐.如何更加正确和高效地进行遗传学的研究和技术应用已经成为各国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概括了遗传学认识的特征,分析了现代遗传学理论同各种传统认识之间存在的争论,并结合当今在遗传学理论研究和技术运用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提出社会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0.
初中生饮酒期望及其与饮酒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对 1 73 4名初中生的问卷测查 ,考察了当前初中生饮酒期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并进一步探讨了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初中男生的饮酒积极期望和女生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但饮酒的消极期望显著低于女生 ;( 2 )随着年级的升高 ,初中生的饮酒积极期望和消极期望都呈降低的趋势 ;( 3 )性别、年级、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行为都有显著的作用 ,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行为的解释率要高于饮酒积极期望 ;( 4)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行为的关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