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我国城镇社区医疗单位如何进行哮喘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城镇社区医疗单位在工作中应推广以"哮喘临床控制"为核心的哮喘治疗循环模式,即评估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治疗并达到哮喘控制、监测并维持哮喘控制。当患者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遵循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流程规范处理,尽快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2.
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目前试行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六年制培养医学硕士的模式;认为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层次,有利于统一医学教育学制和学位,有利于国际交流;也为毕业生衔接新体制留下了接口.  相似文献   
193.
哮喘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城镇社区医疗单位在工作中应推广以"哮喘临床控制"为核心的哮喘治疗循环模式,即评估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治疗并达到哮喘控制、监测并维持哮喘控制.当患者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遵循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流程规范处理,尽快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4.
采用学习-再认研究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方法,研究高频字、低频字、假字和非字的相继记忆效应(Dm效应)。18名大学生为被试,根据其测验结果将刺激分成记住和未记住两类,对相应编码过程的ERP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真字中发现了相继记忆效应,低频字比高频字的相继记忆效应更大,随后正确再认的ERPs 比不能正确再认的ERPs有更大的晚正成份;(2)非字中的相继记忆效应比真字中的效应更大,出现的时间也较早(140ms~200ms),而假字中没有发现显著的相继记忆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字频是影响相继记忆效应的重要因素,高、低频字的相继记忆效应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而预存表征不是相继记忆效应出现与否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5.
在宋元明清时代,随着三纲上升为“天理”,君权、父权、夫权更加绝对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愚忠、愚孝、愚贞、愚节的行为。各种愚德的出现,反映了在宋元明清时代封建道德日趋严酷,同时也证明了孔子“过犹不及”的论断的正确,并有助于我们理解五四时的“礼教吃人”说。  相似文献   
196.
青少年对情绪性图片加工的脑电反应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青少年情绪性加工的脑电反应发展性特征。测量并比较了48名分别处于三个年龄阶段(12~13岁, 16~17岁, 19~21岁)的个体在观看三类情绪图片(积极、中性、消极)时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显示, 三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对情绪性图片刺激进行加工, 通过主观报告能够明确区分情绪意义, 其评价顺序与成人一致, 同时, ERP的300~900ms时段从顶枕区到整个脑区呈现和成人研究一致的波形特征, 即情绪性刺激引起ERP的晚期成分相对于非情绪性刺激引起更正的波幅; 三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在脑电活动的时程上表现出从后侧脑区向前侧扩散的趋势, 低龄组个体枕区的ERP活动程度高于高龄组个体, 而高年龄组个体在额区、颞区、中央区位置的ERP活动比低龄组个体更强。结合主观报告, 上述ERP结果展示了青少年情绪性加工脑电反应的发展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7.
吴锐  丁树良  甘登文 《心理学报》2010,42(3):434-442
题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考试中, 采用标准的IRT模型对有题组的测验等值, 可能因忽略题组的局部相依性导致等值结果的失真。为解决此问题, 我们采用基于题组的2PTM模型及IRT特征曲线法等值, 以等值系数估计值的误差大小作为衡量标准, 以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为依据, 在几种不同情况下进行了大量的Monte Carlo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考虑了局部相依性的题组模型2PTM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比2PLM等值的误差小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 用6种不同等值准则对2PTM等值并评价了不同条件下等值准则之间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8.
拒绝敏感性指个体对拒绝信息存在焦虑预期,易于知觉并倾向于产生过度反应的程度。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拒绝敏感性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缺少以社会性发展的视角探讨拒绝敏感性影响因素的证据。本文根据“个体×环境模型”,发现性别、外貌特征、人格特质以及早期创伤经历、依恋、专制型教养方式、同伴欺负与友谊及文化差异均可以影响个体拒绝敏感性的水平,且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本文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9.
特征注意(feature-based attention)是个体根据特定的特征维度或特征值分配视觉注意资源的能力。在注意焦点内, 特征注意会增强对注意特征具有反应选择性的神经元活动, 并抑制对干扰特征具有反应选择性的神经元活动。大量研究表明, 特征注意的调制作用可以扩散到注意焦点以外, 具有全局性的特点, 但这种全局性调制作用是增强机制还是抑制机制仍然存在争议。这可能是由于两种机制在时间进程等属性上存在差异, 在视觉信息加工中可能扮演着不同角色。相对而言, 全局性抑制作用可能更易受实验设计和实验参数的影响。后续研究应该探究全局性抑制机制在什么条件下发挥作用, 以及进一步对全局性的增强机制和抑制机制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200.
人类对感觉阈限附近的视觉刺激的知觉不总是一致的。为探究这种视知觉不一致的现象及其神经机制, 一些研究者关注刺激前脑内自发alpha神经振荡(8~13 Hz)对视知觉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刺激前alpha振荡能量的降低能提高被试的探测击中率, 但不能提高知觉精确度; 而刺激前alpha振荡的相位能预测被试能否成功探测刺激。刺激前alpha能量被认为调控了视皮层的基础活动强度; alpha能量的降低反映了皮层基础活动的增强, 进而提高了对较弱刺激的探测率。刺激前alpha相位则被认为调控了皮层兴奋和抑制的时间; 大脑在刺激呈现时的不同状态(兴奋/抑制)决定了最终的知觉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