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采用多目标追踪任务(MOT)对追踪过程中被试(16名)的眼动进行记录,探讨目标特征变化对视觉追踪的影响。结果表明:视觉追踪机制能够对物体的特征属性进行编码加工,但加工程度受制于目标物与分心物之间的特征竞争关系;追踪过程中,视觉系统采用知觉组织加工策略,以被追踪目标构成的多边形中心为注意中心;物体大小特征没有引起较多的外源性注意,在物体大小特征的变化条件下,视觉追踪主要是内源性的注意控制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282.
平滑追踪眼动是人们对环境中感兴趣的运动物体进行持续视觉追踪的一种眼动行为, 它受个体在其过程中获得的视觉信息和眼动反馈信息等感知觉因素, 以及心理表征和期待等高水平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时, 平滑追踪眼动过程影响着个体的预测性眼动追踪、追赶性眼跳、空间定位和接触时间估计等涉及运动物体时空特征表征和预测的行为。未来的研究应注意探讨在平滑追踪眼动过程中获得的感知觉信息和高水平认知因素对上述时空特征表征和预测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3.
We report two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single‐response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s (SJTs) as measures of job knowledge. Study 1 examin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knowledge measured by a single‐response SJT,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for museum tour guides. Study 2 extends Study 1's findings with a sample of volunteers using a single‐response SJT about volunteerism. In both studies, personality was related to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predicted performance. In Study 2, knowledge accounted for incremental variance in performance beyond personality, but personality added no incremental variance beyond knowledge. Results suggest that knowledge of effective behavior and knowledge of ineffective behavior are separate constructs.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single‐response SJTs and provide evidence that knowing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are separate domains.  相似文献   
284.
When individuals grow up with autonomy-thwarting parents, they may be prevented from exploring internally endorsed values and identities and as a result shut out aspects of the self perceived to be unacceptable. Given the stigmatization of homosexuality, individuals perceiving low autonomy support from parents may be especially motivated to conceal same-sex sexual attraction, leading to defensive processes such as reaction formation. Four studies tested a model wherein perceived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discrepancies between self-reporte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implicit sexual orientation (assessed with a reaction time task). These indices interacted to predict anti-gay responding indicative of reaction formation. Studies 2-4 showed that an implicit/explicit discrepancy wa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participants who experienced their fathers as both low in autonomy support and homophobic, though results were inconsistent for mothers. Findings of Study 3 suggested contingent self-esteem as a link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discrepancies in sexual orienta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285.
涂冬波  蔡艳  戴海琦  丁树良 《心理学报》2012,44(11):1547-1553
当前国内外开发的认知诊断模型基本上只能处理单策略的测验情景,并假设所有被试均采用同一种加工策略/解题策略,从而忽视了加工策略的多样性及差异性.本研究根据de la Torre和Douglas (2008)采用多个Q矩阵来表征多个加工策略的思想,并结合使用丁树良等(2009)修正的Q矩阵理论及孙佳楠,张淑梅、辛涛和包珏(2011)的广义距离判别法,开发了一种新的多策略认知诊断方法——MSCD方法.Monte Carlo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策略测验情景下,传统的单策略认知诊断方法与采用MSCD方法的诊断正确率均比较理想,且差异不大;但在多策略测验情景时,传统的单策略认知诊断方法诊断正确率较低,而MSCD方法的诊断正确率却仍较理想;当加工策略增至5种时,MSCD方法仍有较高的边际判准率、模式判准率以及加工策略判准率.研究表明MSCD方法基本合理、可行.这为实现对加工策略的诊断提供了方法学支持,有利于拓展认知诊断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6.
病毒吸附、穿入宿主细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年来一直是病毒性疾病预防和治疗选择的靶点。对病毒入胞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病毒的致病性,而且有助于抗病毒新药的开发和疫苗的研制。列举有关实例说明:病毒入胞机制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从而提出:病毒入胞机制研究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287.
浅谈医学教育中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启发、诱导式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理地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与现代医学教育的启发、诱导式教学相结合。教员本身对所讲内容要充分理解,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巧,把自己的想法恰当地融入到幻灯片中。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如逐步出现、适当修饰、利用超级链接、合理插入图片、把正常片和异常片同时出现在一张幻灯片上等。  相似文献   
288.
2006年2—7月,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安乐哲(Roger T.Ames)以富布赖特(Ful- bright)学者身份,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学。此间,我们与安教授进行了多次访谈,就中西哲学和文化问题向他请教。访谈主要涉及了超越观、宗教性、系统哲学、过程哲学、儒道思想、经典翻译、西方汉学、家庭伦理等方面。现将部分访谈内容整理发表,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289.
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社会阶层、公正世界信念、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客观社会阶层不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主观社会阶层能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公正世界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社会支持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对于高网络社会支持个体,公正世界信念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对于低网络社会支持个体,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主观社会阶层对网络利他行为只有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90.
论帛书《缪和》《昭力》的内在分别及其成书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帛书《缪和》可以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是该篇的主体 ,而后两部分则可能是逐步编入其中的。相对于《缪和》来说 ,《昭力》尚处于尝试性的文本编合活动过程之中 ;二者相隔较大 ,仍是两个独立的文本单位。此外 ,《缪和》第二部分的“子曰”文本 ,直接反映了孔子曾经传经和创作《易传》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