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GDP崇拜到GNH关怀,是两种发展观的转变,其实质就是对幸福的一种崭新诠释和评价标准的转变。GDP崇拜其实质就是唯效率崇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道德的困惑和系列社会问题,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GNH关怀发展理念,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理念,具有积极的伦理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通过转头选中运动目标是虚拟现实(VR)中的常见操作,然而运动目标包含远离和靠近运动,确定两类操作的时间特性差异对设计高效的用户接口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17名被试在VR中通过转头将球体光标快速准确地放入水平运动的球体目标内,并改变初始距离、目标容差和目标速度。总时间结果显示,远离运动的操作难度更大,初始距离和目标容差对远离和靠近运动的影响相似,目标速度对两类运动的影响相反。进一步将光标的移动过程划分为加速、减速和调整阶段,结果发现,远离运动的加速和减速时间大于靠近运动,但是两类运动的调整时间接近,并且只有目标容差对两类运动的影响一致。最后构建了总时间与三因素的函数模型,成功解释了两类运动的操作时间特性。本研究证明了远离与靠近运动具有不同的操作时间特性,为两类运动的独立交互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3.
弗洛姆人道主义消费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弗洛姆的伦理学思想中,消费伦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弗洛姆正确地看到,资本主义重“占有”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消费的异化;消费的异化使人性扭曲、精神痛苦,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他积极倡导人道主义的消费伦理观念,主要包括:确立重生存的价值取向;建立健康而人道的消费方式,以此承担历史的责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想对于建构社会主义消费伦理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4.
体像障碍是一种对想象的或轻微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 这种先占观念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其负性的自我认知框架, 影响个体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及评估。因此结合心理实验范式和神经生理综合分析体像障碍的认知过程, 对深化体像障碍认知机制和优化其认知行为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主要探讨大学生恋爱状态(恋爱中或单身)、个体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与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恋爱状态问卷、外表拒绝敏感性量表、拒绝敏感度量表、基于外表的社会比较以及吸引力自评等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向随机选取的北京、四川以及安徽等地多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有效被试549人。结果发现:(1)大学生恋爱状态、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和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相关显著;(2)大学生恋爱状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也能显著负向预测外表拒绝敏感性;(3)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在恋爱状态与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47),恋爱状态通过提升个体主观评估的外表吸引力,从而降低外表拒绝敏感性。  相似文献   
56.
陈晨  张昕  孙利平  秦昕  邓惠如 《心理学报》2020,52(3):329-344
感知被信任是信任相关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往研究大多认为, 下属感知被上司信任对下属自身以及组织整体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却忽视了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基于自我评价理论,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研究1、2)与多时间点、多源的实地问卷调查(研究3), 探讨了下属感知被信任的潜在黑暗面。研究结果表明:下属感知被信任会引发下属心理权利感, 进而增加其反生产行为, 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 当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较高时, 下属感知被信任通过心理权利感影响其反生产行为的正向中介效应显著; 而当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较低时, 上述中介效应不显著。本研究发现了感知被信任的潜在负面影响, 并明确了其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 为感知被信任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辩证的研究视角, 同时也扩展了心理权利感和反生产行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7.
青少年父母监控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年级中选取了109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他们分别报告父亲和母亲的主、客观监控水平和监控手段(控制、沟通和搜寻),以探讨我国青少年父母监控的现状。经过(2)卡方检验、相关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讲,母亲在家庭里是青少年的主要监控者:母亲监控的客观水平高于父亲,并且母亲使用三种监控手段的情况均多于父亲;(2)女孩受到的父母监控超过男孩:母亲对女孩的客观监控水平高于男孩,并且母亲对女孩更多使用沟通手段;父母对女孩使用控制手段的情况超过男孩;(3)父母监控的年级差异并不明显,只有父母对初一学生会更多使用沟通手段;(4)父母对沟通手段和控制手段的使用都与客观监控水平呈正相关,但与主观监控水平呈负相关,而搜寻手段使用与监控水平之间的关系则跟沟通、控制手段相反;沟通手段对客观监控水平的正向预测力最强,搜寻手段对主观监控水平的正向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58.
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量表法以349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1)差异检验表明:女性大学生的亲情孤独感、总体孤独感多于男生,且气质类型上更情绪化;城市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乡村大学生;在爱情孤独和总体孤独感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尤其是爱情孤独感.(2)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与其气质类型中的社会性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大多因素显著相关.(3)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对总体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父亲严惩、母亲干涉保护对亲情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性、父亲严惩对爱情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干涉保护、父亲干涉对社交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9.
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的躯体形式障碍,到甚至更早的诊断名称为DSM-5的躯体症状障碍,这类疾病的名称一直在变化;学界对躯体化症状的分类和定义也一直存在争议.进行分类和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疗.本文从躯体症状障碍相关概念的变迁及本质特点入手,分析、总结躯体症状障碍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接诊和治疗原则,以期对广大临床工作者治疗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初中生羞怯、疏离感、班级心理环境和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班级心理环境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山东省两所学校的1077名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羞怯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手机依赖;(2)疏离感在初中生羞怯与手机依赖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班级心理环境对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高班级心理环境会缓解疏离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但在极高疏离感水平下,高班级心理环境反而会加剧个体的手机依赖水平。研究有助于了解羞怯对手机依赖的复杂影响机制,对预防以及减少初中生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