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押毒品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 3 78名在押毒品犯为被试 ,以CPI为测量工具 ,探讨了在押毒品犯的基本特征和类型特征 ,并采用方差分析技术研究了影响毒品犯人格的若干因素。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在押毒品犯除了在“自我控制”分量表上未发现显著差异外 ,其余的 1 9个分量表上均有显著差异 ;在押毒品犯在四种人格类型上的分布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Delta类型 ;年龄、关押时间对毒品犯的人格特征的变异有一定影响 ,而减刑次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易经文献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研究是当代国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世纪里,易经文献整理如何发展和继续,这是从事易学研究的文献学者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文章针对学科的走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在海峡两岸佛教界,赵朴老与星云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最为接近。他们都不是太虚大师的亲传弟子,但都直接继承了太虚的人间佛教理论。他们都以真常唯心论作为人间佛教理念的思想基础,这点与印顺法师不同。他们都有思想、有实践,使人间佛教的光辉实实在在地照耀着海峡两岸。继承前人大业,解答实践中出现的疑难,推进人间佛教理论实践的发展,是后人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帛书《易传》比对《论语》中关涉《周易》的章节,从而确定这些章节是属于孔子晚年所说的话。此外,从帛书《易传》所见的哲理,-显示了晚年的孔子已经具有哲学家的形态。关心形而上的问题,并且对这些哲学问题有很深的体会。孔子说《易》,开辟了以义理研究《易经》的新途,亦展示了一个学术发展的转折点,即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以孔子为开山。  相似文献   
15.
本通过考察善与德性概念的意义变迁,揭示柏拉图的知识道德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的“行动伦理学”的内在区别和联系,从而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善与德性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着“有偿新闻”的现象,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有偿新闻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偿新闻严重背离了社会法律与道德。遏止有偿新闻必须运用法律和道德调节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健康老龄化”的探索中, 指标的定义至关重要。“生命质量”综合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维度指标, 优于“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等传统概念, 其定义在发展中被广为接受, 强调个体自评的主观性、可塑性和多维度。促进积极心理因素的干预是改善老年生命质量的有效路径。老龄化过程虽必然伴随生理系统衰退, 但心理系统积极参与, 仍能为年长者奏响生命质量的凯歌。  相似文献   
18.
社会排斥损害个体基本的归属需要, 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需要威胁时间模型, 社会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社会排斥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 突显网络和默认网络等网络中的一些核心脑区都参与了社会排斥各阶段的情绪和认知加工过程。未来研究应以需要威胁时间模型为基础, 以脑网络方法为手段, 探索社会排斥神经机制, 预测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9.
贝叶斯统计是统计学的两大流派之一,近年来贝叶斯统计在社会及行为科学领域日益流行。鉴于国内心理学界对贝叶斯统计应用仍不广泛,本文尝试从非技术性的角度对贝叶斯统计用于潜变量建模的过程进行简要介绍。主要涉及贝叶斯与频率论在统计学基本概念上的对比;贝叶斯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过程。最后以一个验证性因子分析为例,简要介绍贝叶斯统计用于潜变量建模的分析过程。希望本文能为国内心理学者进行潜变量建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以22篇纵向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文献(30项独立样本研究,27746个被试)为对象,使用元分析技术探讨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假设。结果发现:(1)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都显著,但同伴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同伴选择效应;(2)青少年发展阶段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同伴选择过程中,青少年早期阶段不显著,而中、晚期阶段显著;在同伴影响过程中,青少年早、中期显著,晚期阶段不显著。(3)偏差行为类型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网络数量在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网络数量增加同伴影响效应越可能成立。结论,中晚期青少年会基于偏差行为相似性选择朋友,早中期青少年会受朋友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