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05篇
  1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Social context affects people’s life satisfaction because it provides a natural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ir own socioeconomic standing. Given their reference role, social contexts operationalized by space versus time may have very different implications. Our hypothesis is that spatial vari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little impact on life satisfaction as individuals living in different locales are unlikely to experience this variation personally, but that short-term temporal chang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do have an impact, as individuals in a given locale experience these changes directly. These two very different implications of spatial versus temporal social contexts are tested with an analysis of repeated survey data in 60 counties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fe satisfaction does not vary much with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responds positively to the local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ime. That is, the contextual eff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vary greatly depending on how social context is operationalized. Temporal context matters far more than regional context where individuals’ life satisfaction is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42.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0,23(4):412-416
通过操纵编码程度(实验1)和提取要求(实验2)比较了内隐和外显记忆任务之间的操作变化.结果表明,编码时的语义和非语义加工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的倾向;提取要求中更多意识成份的参与使先前情节中的语义成份得到更多的提取,而很少影响非语义成份的提取,编码程度和提取要求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3.
材料模式与认知负荷对小学生类比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莫雷  邹艳春  金素萍 《心理科学》2000,23(4):385-389
探讨学习材料不同模式和学习过程不同的认知负荷对小学生类比推理学习迁移的影响.包括两个分实验.实验1探讨学习材料的不同组织模式对小学生类比推理学习迁移的影响,两组小学生分别学习模式化与非模式化的材料,然后完成迁移程度远近不同的四类测题.结果表明,非模式化条件下完成远迁移题目的成绩显著优于模式化条件下的成绩.实验2探讨小学生在不同认知负荷条件下类比推理学习的迁移效果,两组小学生分别在高认知负荷与低认知负荷情况下学习类比推理的材料,然后完成上述四类测题.结果表明,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完成远迁移题目的成绩显著优于低认知负荷条件下的成绩.本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类比推理的学习来说,非模式化、高负荷的学习更有利于促进迁移,支持了积极反应理论.  相似文献   
144.
IntroductionThereareatleastthreecrucialissuesconcerningtheroleofphonologyinvisualwordrecognition(e.g .,Seidenberg&McClelland ,1 989;Taft&Graan ,1 998;Zhou ,Shu ,Bi,&Shi,1 999) :a)whetherphono logicalinformationisautomaticallyactivatedininitiallexicalprocessing;b)towhat…  相似文献   
145.
中国是一个封建统治甚久、封建主义影响很深的国家,也是一个封建意识浓重的国度,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没落的封建色彩仍有广阔的市场。由于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的长期积累,业已渗透到人的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之中。所以,迷信盲从的现象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仅就这一点而论  相似文献   
146.
Cognitive Continuum Theory (CCT) is an adaptive theory of human judgement and posits a continuum of cognitive modes anchored by intuition and analysis. The theory specifies surface and depth task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likely to induce cognitive modes at different points along the cognitive continuum. The current study manipulated both the surface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depth (task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 multiple‐cue integration threat assessment task. The surface manipulation influenced cognitive mode in the predicted direction with an iconic information display inducing a more intuitive mode than a numeric information display. The depth manipulation influenced cognitive mode in a pattern not predicted by CCT. Results indicate this difference was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task complexity and participant satisfacing. As predicted, analysis produced a more leptokurtic error distribution than intuition. Task achievement was a function of the extent to which 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an analytic cognitive mode index, and not a function of correspondence, as predicted. This difference was likely due to the quantitative nature of the task manipulations.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7.
复杂图形的双眼视差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用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以能正确分辨图形在深度上起伏周期数的多少作为判据,检测了七名被试的体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观看复杂图形的视差敏感性是和图形在深度上变化的复杂程度有关。如果以视差作纵坐标,以图形在深度起伏频率为横坐标,则其深度感知的范围是一个区域,该区域的频率变化范围是从0.1周/度到4周/度,当深度变化频率大于4周/度,则无深度感知。七名被试的双眼深度敏感区有个体差异,但其区域的形状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48.
用微机化的伪随机点立体图对发生器产生静态和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对(RDS),显示在左右两个示波器上。RDS图形中的元素密度可以改变。具有正常立体视的10名被试通过立体镜观察这些图形,测量双眼融合能产生完整立体图形感知所需最小的元素密度,即密度容限。 设计了三个实验用以检测改变RDS图形的空间参数对密度客限的影响。第一个实验,在静、动态RDS图形下,改变视差图形面积;第二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形状;第三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周长。 实验结果表明,双眼深度感知要求一定的元素密度容限,视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密度容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静态和动态RDS图形的密度容限也不相同。 本文利用RDS的整体立体感知特性和空间频率通道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9.
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不太清楚胎儿是怎样孕育而成。于是,就有人想象出超自然的神灵来。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月的变迁,这种超自然的神灵, 又被一部分人想象出一个具体而有形的“胎神”来。至此以后, “胎神”的这一说法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诞生”了。那么何为胎神呢?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150.
睡眠不足会对人的认知、情感和人际交互产生诸多影响。这种影响在社会情绪层面表现为个体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减少,易激惹性与愤怒情绪的增加;在社会行为层面则表现为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和攻击行为的增加。在睡眠不足状态下,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功能连接的减弱可能是这些变化的潜在机制。未来应结合生态效度较高的睡眠操作手段,系统考察睡眠不足如何导致各种高级社会情绪的改变,以及这些社会情绪的变化如何导致社会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