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346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5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9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29篇
  1974年   32篇
  1973年   30篇
  1972年   25篇
  1971年   25篇
  1970年   17篇
  1969年   19篇
  1968年   16篇
  1967年   17篇
  1966年   16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Why do we adopt new rules, such as social distancing? Although human sciences research stresses the key role of social influence in behaviour change, most COVID-19 campaigns emphasize the disease’s medical threat. In a global data set (n = 6,675), we investigated how social influences predict people’s adherence to distancing rules during the pandemic. Bayesian regression analyses controlling for stringency of local measures showed that people distanced most when they thought their close social circle did. Such social influence mattered more than people thinking distancing was the right thing to do. People’s adherence also aligned with their fellow citizens, but only if they felt deeply bonded with their country. Self-vulnerability to the disease predicted distancing more for people with larger social circles.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collectivism also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distancing. To achieve behavioural change during crises, policymakers must emphasize shared values and harness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close friends and family.  相似文献   
94.
In this article, we used results from two studies to show the need to go beyond linguistic equivalence to establish construct validity 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Study 1 examined Rosenberg Self-Esteem (RSE; 10 items) data from 156 Mainland Chinese youth (M = 13.8 years, SD = .53) and 213 Chinese-American youth (M = 13.6 years, SD = 2.1) from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familie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RSE has been widely used. Study 2 included 1060 Mainland Chinese youth (M = 15.6 years, SD = 2.3) and 412 racially diverse American youth (M = 16.0, SD = 2.9) from all SES backgrounds. Data were collected with the third and newest edition of the Behavioural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ildren-Self Report of Personality (BASC-3-SRP; 189 items). We translated and back-translated the BASC-3-SRP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o establish linguistic equivalence. All participants were females. Study 1 showed that the RSE had acceptable internal consistency but lacked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 2 showed that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ed BASC-3-SRP had good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but nine of its 16 subscales lacke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measurement issues facing international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将"童年创伤"定义为"个体14岁以前所经历的,站在主体的角度主观感受到的创伤性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定量加定性的方式探索了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外向性、抗挫折能力、抑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通过外向性、抗挫折能力完全、多重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抑郁。本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6.
田一  王莉  许燕  焦丽颖 《心理学报》2021,53(9):1003-1017
为探究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研究采用人格词汇法, 在开放调查收集的词汇中选取代表社会善念的心理词语, 确立了社会善念词库。通过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得到包含18个人格特质词的社会善念词汇评定量表和包含17项描述的社会善念自陈量表。研究表明, 中国人的社会善念是一种具有二阶四因素结构的人际特质, 二阶是指宜人特质和外倾特质, 四因素分别是善良尊重、谦和恭逊、包容理解和积极开放。  相似文献   
97.
李艺  肖风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87-1900
自动观点采择现象已有很多研究证实, 但其产生机制还存在争议。目前存在内隐心智化与潜心智化两种观点:前者认为自动观点采择是自发采择他人视角的领域特殊加工; 而后者提出自动观点采择实质为反射性注意定向、位置的空间编码等领域一般加工, 模拟了心智化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在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可独立或共同运行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协同作用模型。未来研究应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研究多样的被试群体, 探索自动观点采择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8.
徐禕  刘艺璇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711-1723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新技术的采用对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如何使员工面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信任并接受新技术是企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问题。现今学界虽已关注到信任在新技术采用这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但仍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特别是对于其内在心理机制的解释。为弥补这一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通过分析企业新技术推广情境下, 技术信任和领导信任对员工新技术接受的影响, 并引入了感知风险性与技术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探寻信任影响的内在机制。此外, 还进一步探讨企业文化的调节作用, 从而建构信任与企业员工新技术接受的理论模型, 为企业新技术的推广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
毛伙敏  刘琴  吕建相  牟毅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61-2171
个体学习符号分数的一个关键是能对其数值形成准确表征。现有研究假设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是人类自婴幼儿期就具有的非符号数量表征(如表征两个集合各自的数量, 或两个数量的比例)。其证据包括表征非符号数量(尤其是非符号数量比例关系)和表征符号分数在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层面上都表现出相关性。然而要说明非符号数量表征是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 还需更多研究表明两者在数量概念上的独特相关和因果联系, 并阐明符号分数表征形成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00.
丁毅  纪婷婷 《心理科学》2021,(2):412-418
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对个体和社会有着巨大危害,然而人们对经济不平等却有着较高的容忍性。基于个体心理的研究证据,本文提出认知和动机双重路径模型来解释个体容忍和支持经济不平等问题。在认知路径上,个体倾向于低估当前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和将经济不平等评价为公平的;在动机路径上,个体预期经济不平等将带来自我利益的增加。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整合多重心理机制间的关系,并探索有效干预手段以增加人们对减少经济不平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