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2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6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幼儿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单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40名小班幼儿和46名大班幼儿参加了实验,他们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结果发现:幼儿在无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能伴随学习到汉字,这表明,电视对幼儿的词汇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不同性别的儿童都能同等程度地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到单词;词义的伴随学习受幼儿原有的词汇水平和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影响;词音的伴随学习只发生在词汇水平较高的幼儿当中,并且随着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词音和词义的伴随学习存在频度效应。  相似文献   
42.
句子先提述的参与者在可提取性上的优势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明  崔耀 《心理学报》1994,27(2):113-120
下述五个实验就汉语句子成分(包括句子的参与者及其动作)的提述次序对其可提取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句子先提述的参与者比后提述的参与者容易被提取,提述的次序对参与者的可提取性有明显影响。(2)先提述参与者的这种优势与句子呈现的方式有一定的关系。(3)在系列呈现的条件下,先提述参与者的易提取性与探测词呈现的延迟间隔有关。(4)在系列呈现的条件下,参与者以名词形式出现时,被试的反应速度较快,而参与者以名字的形式出现时,反应则较慢;在同时呈现的条件下这种差异基本消失。(5)句子参与者的行动(即句子的动词)的提述次序对其可提取性也有明显的影响,说明提述次序对句子成分的可提取性的影响,不只限于句子参与者本身。  相似文献   
43.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99  
本研究运用一个"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天津、大连及青岛等四省市的204名小学教师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教师们在工作性质、职业投入感及人际关系这些内在因素上的满意度较高,而在薪水、领导管理、进修提升及物理条件这些外在因素上的满意度较低;(2)女教师的工作满意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3)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动机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语义联系类型和强度对预期推理生成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8,31(1):14-20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实验主要考察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于熟悉性高的事件的预期推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进行事件预期推理时的加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高工艺记忆能力的被试对事件的预期量小于  相似文献   
45.
该研究探讨了视皮层LTP由诱导期向维持期转化过程的突触形态学特征。实验选用18-30天龄的健康SD大鼠,分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进行电镜观测和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在常规LTP实验程序中强直刺激后有LTP产生并记录80分钟的实验组脑片标片,局部有界面曲率大于2的较大U型突触形成,这种突触多有两个以上活性区。图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突触的界面曲率明显增大(P〈0.05),活性区  相似文献   
46.
阅读理解中的预期推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6,29(3):238-244
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阅读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段落时预期推理过程的资源分配特点,及其与阅读焦点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预期推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2)工作记忆能力强的被试进行预期推理的范围较广;而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被试推理范围较小。(3)工作记忆能力较弱者对每一个项目的激活量较大。(4)对于非常熟悉的事件,预期推理不受焦点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韦伯比的拟合公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文熙 《心理学报》1996,29(4):419-424
本文以神经生理学为基础,结合感官具有调节和比较两功能的实用性,建立起刺激在大脑皮层上引起感知效应E的数学模型:E=Blog(1+kI),其中k=I ̄(-b)/a。从此出发,可推出中等以上刺激的差别阈判据:△EM=恒量。将此判据推广到弱刺激,即得到差别阈的普适规律:△I/(I+aI ̄b)=N,亦即韦伯定律的修订公式。从弱到强的广大刺激范围内,它都能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48.
Retest stability of DSM-III-R diagnose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DISC-2.1C with a sample of Anglo, African, and Hispanic American adolescent patients 12 to 17 years of age. Based on the kappa statistic, retest stability was fair for any disorder ( =.50), for any anxiety disorder ( =.44), for any affective disorder ( =.53), for any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 ( =.58), and for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 =.46). Although there was a trend for reliability to be somewhat higher for African Americans ( =.58) than for Anglos ( =.42) or Hispanics ( =.49), thes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general, 15- to 17-year-olds had somewhat better reliability ( =.58) than did 12- to 14-year-olds ( =.44). Males had somewhat higher reliability ( =.63) than females ( =.43). These findings are congruent with those reported recently using the DISC-R (Schwab-Stone et al., 1993) and suggest that the DISC appears to be at least as reliable as other available child diagnostic instruments. In view of the fair-to-moderate levels of reliability of these instruments in general,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joint effects of instrument, subject, interviewer, and nomenclature on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agnostic interview schedules,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factors affecting accurate recall and reporting of symptoms and episodes.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grants MH44214 and MH44773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and by the Hogg Foundation for Mental Health. The authors wish to acknowledge the partici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of A. J. Pumariega, J. W. Swanson, and C. E. Holzer III and staff of the 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directed by F. M. Treviño.  相似文献   
49.
汉语语义记忆提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语语义记忆的提取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是自由联想实验,从十三个句子中选出二十三个词作为刺激词。结果表明,以两词间所保持的常识关系来定义的语义距离,对预测自由联想的作业是有效的。实验2采用反应时技术,对真假命题判断及信息提取的时间进行了考查。实验结果与A.M.Collins等人的结果一致,说明了存储于网络不同水平上的句子其提取时间不同这一事实。结果还表明,在信息提取阶段上,汉字字形的作用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0.
问 题 机体如果连续处于高唤醒水平,就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关系紊乱的现象。一般的后果是抑制机制受损害而产生中枢性调节障碍(Malmo 1959)。在行为上,唤醒水平表现为机体作出反应、准备行动的能量动员水平。对精神病人唤醒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