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5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313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No matter w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Ru” was, looking at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image of “Ru” as portrayed by other school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infus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ism of that time. The self-understanding of Warring States Confucians expressed by their employment of the character “Ru” clearly displayed Ru’s character as well a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u school, namely Confucianism. In particular, the words and thoughts of Xunzi, the great Confucian master, on “Ru”, epitomize Pre-Qin Confucian’s understanding and expectations of themselves, and also reflect the Confucian new pursuit in facing the age of the unification of Qin. Translated by Yan Xin from Beijing daxue xuebao 北京大学学报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2007, (5): 19–26  相似文献   
212.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negative parental attributions for adolescent behaviour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whether this relationship is moderated by adolescent gender. Mothers and fathers and 124 adolescents (76 girls and 48 boys; ages 14 to 18) participated. Adolescents were primarily Caucasian, and varied in the level of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27% of the sample meeting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 current unipolar depressive disorder).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completed measur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participated in a videotaped problem-solving discussion. After the discussion, each parent watched the videotape and, at 20 s intervals, offered attributions for their adolescent’s behaviour. Adolescent gender moder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attributions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stronger associations for female adolescents. For both mothers and fathers, both parent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negative attributions about the adolescent’s behaviour made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edic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 females. There also was evidence that negative attributions partially mediated the link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others and adolescent daughters. The results are interpreted as consistent with parenting a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parental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uggest that adolescent girls may b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parents’ negative interpretations of their behaviour.  相似文献   
213.
中国幼儿数数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雷  王穗苹  Chen Zhe 《心理科学》2002,25(6):641-644
探讨中国幼儿数数发展特点。实验1探讨3-5岁幼儿数数的终结点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最大的密集终结点是“19”。实验2进一步考察幼儿在其数数范围内与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的成绩,结果表明,数数范围为11-19的幼儿就开始有部分人可以在其数数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此表明他们开始应用了数列规则。据此可以认为,中国幼儿的数数活动同样包括联结学习与数列规则学习两种信息加工活动,但中国幼儿数列规则的学习活动在“11-19”数数过程开始。  相似文献   
214.
陈红兵 《管子学刊》2005,2(4):59-64
儒家、道家哲学生态观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在生态存在论上,两者都是一种生成论世界观,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内在联系。不过,道家注重自然运化过程的自然性、一体性,儒家则强调自然运化的生命特征,肯定人与万物的差别;在生态价值论上,道家偏重“自然”的价值.强调自然运化的自然目的性和价值性,肯定人和万物的自然本性的价值。儒家则偏重“人文”价值。它强调人与社会的生存价值.肯定主体德性的价值;在生态实践观上,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的实践原则,“自然无为”体现了对自然自组织、自协调智慧的信任。道家实践观体现在个人生活方式上具有消减性特征,强调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儒家强调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肯定主体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作用。在对农业生产实践的治理上。儒家强调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和“谨其时禁”。  相似文献   
215.
工作记忆成分与儿童算术认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明怡  陈英和 《心理科学》2005,28(3):611-613
根据Baddeley和Hitch(1974)提出的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研究者对工作记忆的各个成分与儿童算术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同语音环和视空间模板相比,中央执行在儿童算术认知加工中的作用显得更为关键。目前,探讨各种中央执行功能与儿童算术认知的关系,以及由此来解释算术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成因是这个领域研究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16.
7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志军  陈会昌 《心理科学》2005,28(5):1126-1130
通过对64名7岁北京市儿童的实验室观察来了解他们气质特点和语言表达发展状况,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方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发展有密切联系;儿童的气质与其语言表达发展的关系在个别维度上显著;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对语言表达水平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217.
人格特质对选择性加工偏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少华  郑雪 《心理科学》2005,28(5):1135-1139
采用词性辨别和注意探测任务,考察了神经质和外倾性对选择性加工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放试在选择信息时存在特质一致性倾向;(2)在单一刺激条件下,当刺激词呈现时间为0.5s时,高神经质对所有效价词的RT均快于低神经质;而当呈现时间为1.0s时,外倾者比内倾者的反应潜伏期更短4(3)双重刺激条件下的选择性加工偏向比单一刺激条件更明显;(4)在词性辨别任务中.刺激词呈现时间只影响了神经质被试对情绪词的RT;在注意探测任务中,呈现时间对内外倾被试的加工偏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18.
消费者独特性需求量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阳  施俊琦  王明姬  刘霞  王垒 《心理科学》2005,28(6):1449-1451
本研究目的是修订消费者独特性需求量表(CNFU)的中文版。研究对两个样本共计918名被试进行了问卷测量。项目分析显示,31个题目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26个题目的中文版量表符合原量表的三因素(即标新立异、非大众化和避免雷同)模型。量表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和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量表具有较好的汇聚和区分效度,非学生样本得分显著高于学生样本。本文对量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19.
心理学自1879年独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一直存在着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心理学成为了一门学派纷争、理论对立、组织分裂的学科。该文着重分析了心理学的两大研究范式间和科学主义心理学本身中所存在的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希望借此能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20.
该研究考察了非英语专业具有不同英语语言水平学习者在不同难度条件下两种文化特征熟悉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1)语言水平高,或对材料背景熟悉的学习者可通过调用熟悉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阅读理解,其得分均高于低水平,或对材料不熟悉的学习者;(2)在熟悉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当材料难度与学习者语言水平基本一致时,语言水平低的学习者也可较好地运用熟悉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阅读理解。实验结果表明:文化特征的内容熟悉度和英语语言水平(或文章难度)对阅读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水平越高,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