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2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Toland Frith  Katherine  Cheng  Hong  Shaw  Ping 《Sex roles》2004,50(1-2):53-61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literature on how women are depicted in advertising has been strongly influenced by studies conducted in the U.S. and Europe and may not fully describe the ways in which women are depicted in advertising across cultures.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advertisements collected from women's fashion and beauty magazines in Singapore,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compare the ways in which Western and Asian models were portrayed in print advertisements. We found that although demure dress was used most often for both races, Western models were shown more frequently than Asian models in seductive dress. Western models were also posed more often than Asian models as the Seductive beauty type. Product categories also differed. Asian models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in advertisements for hair and skin beauty products, whereas Western models dominated the clothing categor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estern models are used more than Asian models in advertisements which are “body” oriented, and that Western models are used in advertisements in Asia when the underlying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at “sex sells.”  相似文献   
892.
心理健康的测量:自尊量表和情感量表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两个西方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和Bradburn的《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进行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比较。被试取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1142人。两个分研究的结果均表明:《自尊量表》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都好于《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作为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自尊量表》在多数情况下比《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更有效。  相似文献   
893.
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个地区1万多名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中学生中具有内部学习动机者并不多,持外部学习动机的中学生为数甚多.2中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中学生认为自身考试的能力要强于课上和课下学习的能力.3外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考试能力评价最高;内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课下学习能力的评价最高.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需要,可能表现出与学习动机类型不一致的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在具体的动机类型中,还可能表现出性别优势.  相似文献   
894.
影响小学生同伴接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测量表对453名小学生的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儿童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除不适宜社交策略这一变量外)儿童同伴接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成绩、教师接纳、攻击性及提出适宜的社交策略数,对于儿童同伴接纳有较大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水平上又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95.
大学生自尊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的自尊状况进行描述分析。测量工具为Rosenberg的“自尊量表”。被试取自北京市3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788人。结果显示,约80%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显示高自尊,另外约20%的大学生显示低自尊。  相似文献   
896.
“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源、非典信息压力源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源。(2)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强度以及非典压力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9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陆续出现了邪教组织。它们的存在及其活动严重危害了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了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秩序,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邪教是一种特殊的越轨亚文化。这种文化在农村滋生、蔓延以及进行的种种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898.
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及其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推理结论范围大于前提范围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归纳结论的不确定性,寻求前提的多样化是增强结论可靠度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通过寻找证据、力度判断、特征扩展与归宿选择等研究方法发现前提类别覆盖范围、前提概率原则可以较好地解释多样性的内在机制。事实上,多样性效应的实质是大数原则在归纳推理中的运用,其产生的心理过程包括差异识别、大数信息抽取与大数信息运用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899.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汪宏  窦刚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3):597-600
对384名大学生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除个人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观外,自我价值感的三个维度和两种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三维度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总体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且呈较强的间接联系,一般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00.
3~5岁儿童表面与结构相似性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廷勇  李宇  李红  苏缇  龙长权 《心理科学》2006,29(5):1091-1095
采用经典类比推理问题对3~5岁儿童表面相似性与结构相似性类比推理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表面相似性与结构相似性对儿童解决类比问题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前者更有利于3~5岁儿童类比问题的解决;(2)儿童解决表面相似性与结构相似性类比问题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但发展趋势不同。在表面相似性问题方面,4岁以前发展较慢,而4岁以后的发展较快;在结构相似性问题方面,4岁以前发展较快,而4岁以后的发展较慢。4岁是儿童解决类比推理问题能力的转折点;(3)在本实验条件下,工作记忆负荷对儿童解决表面相似性类比问题与结构相似性类比问题的影响不显著;(4)类比映射关系提示能促进儿童解决两类类比问题,但对不同年龄儿童的作用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