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9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职场排斥是组织情境中的负面行为,会对员工的心理状态、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以及组织绩效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得到了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研究主要从职场排斥的概念、测量工具、与其它概念的比较及实证研究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中国文化的权变作用。未来研究应从中国的组织情境特点出发,继续完善职场排斥的概念和维度,扩展研究层次,深入分析影响机制,结合中国文化对职场排斥展开本土化研究,丰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32.
徐献军  陈巍 《心理科学》2017,40(4):1011-1016
传统的精神分裂研究,关注的主要是精神分裂的妄想症候群。因为精神分裂中相对特殊的症状,在妄想形式中可以得到最轻易的把握。Blankenburg则认为:精神分裂的本质结构变异是先于妄想的。因此,他致力于在精神分裂的症状贫乏型(主要是青春型和单纯型)中,寻找精神分裂的本质变异。他发现:精神分裂异常中的核心缺损是自然自明性的失落。根据胡塞尔的超越现象学,自然自明性失落有四个原因:与世界关系的改变、时间建构的改变、自我建构的改变、交互主体性的改变。Blankenburg的精神分裂理论,作为二十世纪有关精神分裂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今天的精神分裂研究仍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3.
以参与网络课堂的387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自我效能感、内隐智力信念和动机调节等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内隐智力信念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2)动机调节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学习投入"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受到学习者内隐智力信念的调节。相较于智力实体论者,动机调节的中介效应在智力增长论者中更强。  相似文献   
234.
为了克服网络虚拟性的影响,网络商铺往往通过提升网站临场感以弥补购物体验不足的问题。那么,网站临场感是否会对女性消费者这一细分群体产生影响呢?本研究从网站临场感的视角出发,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服装网站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法研究了网站临场感对女性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研究发现:网站临场感对女性网络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站临场感可以通过风险感知和沉醉感的中介作用对女性网络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路径,即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沉醉感的中介作用以及风险感知和沉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35.
This study tested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an attractive face would influence individuals' honesty. In 2 experiments, 225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predict the outcome of computerised coin‐flips and to self‐report the accuracy of their predictions. Self‐reports were made in the presence of a facial photo of a female who had been rated before the experiment as high attractive, middle attractive or low attractive by other volunteers. Participants were rewarded based on their self‐reported (not actual)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bjects tended to give more dishonest self‐reports when presented with middle or low attractive facial images than when presented with high attractive images, with self‐reported accuracy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andom leve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presented with an attractive face, subjects tend to engage in behaviours that conform to moral codes.  相似文献   
236.
刘豫  陈红  李书慧  罗念 《心理学报》2017,(2):219-227
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是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他们面对食物时的抑制控制能力通常很弱,从而更易发展为肥胖,所以改善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不健康食物的进食选择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在线停止信号任务,通过提高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对不健康食物图片的抑制控制能力,从而减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健康食物的选择。首先对66名失败的限制性饮食者实施前测,然后随机分为对不健康食物图片进行抑制反应的干预组(n=33)和对非食物图片进行抑制反应的控制组(n=31),两组被试接受每天一次(每次10 min左右)共计7次的训练。完成训练后,所有被试均接受后测。结果发现,干预训练后,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被试对不健康食物的选择频率以及对不健康食物自我报告的吸引力和喜爱程度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37.
陈晓  高辛  周晖 《心理学报》2017,(2):241-252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比较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采用假设情景的方法,实验1通过在冒犯行为之后直接启动宽恕或报复,结果显示宽恕比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更好,并且对消极情绪也具有降低作用;实验2考察在不同冒犯行为意图下宽恕与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结果显示不管是有意而为还是无心之过的冒犯行为,宽恕对愤怒的降低作用均要优于报复。实验3要求被试在冒犯行为后进行宽恕或报复,结果显示宽恕和报复对愤怒均有降低作用,但是宽恕的降低效果要显著优于报复。研究显示,对于冒犯行为后的愤怒感,宽恕的降低作用优于报复。  相似文献   
238.
本研究采用婚姻调适问卷、教养方式问卷及儿童行为量表对全国四大地理区域9个城市的2396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查。婚姻质量由青少年的父母自评,父母的教养方式由青少年报告,青少年的外化问题由父母分别报告,考察了父母婚姻质量与青少年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包含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与积极教养呈显著正相关,与严厉教养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婚姻质量、积极教养及严厉教养与青少年的外化问题之间呈现跨轮的显著相关。(2)父母婚姻质量能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教养方式在父母婚姻质量和青少年外化问题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39.
对1708名八年级青少年(平均年龄14.30±0.48岁,男生852名)及其母亲(平均年龄39.17±2.47岁)的抑郁症状、母子关系和青少年消极情绪性进行测量,考察了母亲抑郁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母亲抑郁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2)母子关系在母亲抑郁与青少年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母亲抑郁既能增加母子冲突的强度,也能降低母子亲合水平,进而导致青少年的抑郁;(3)青少年消极情绪性在母亲抑郁影响青少年抑郁的中介机制中起调节作用,仅在高消极情绪性的青少年中,母子冲突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但消极情绪性不能调节母子亲合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4)母亲抑郁影响青少年抑郁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40.
本研究对122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半年追踪,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法考察适应性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入学三个月时初次测试(T1),初测半年之后后测(T2)。结果发现:(1)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同时预测的效果高于继时预测;(2)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适应性T1对幸福感T2的预测(r=0.50)高于幸福感T1对适应性T2的预测(r=0.32);(3)学习适应性T1(18%)和人际适应性T1(11%)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T1中29%的变异;(4)控制初测总体适应性T1(31%),对大学的认可度T2(21%)和个人情绪适应性T2(3%)还可以解释幸福感T2中24%的变异。因此,本研究发现大学生适应者更幸福,而不是幸福者更适应。该结果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教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