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5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95篇
  1310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182篇
  2011年   1361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1035篇
  2006年   906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714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118篇
  1984年   115篇
  1983年   141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101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89篇
  1978年   73篇
  1966年   49篇
  1965年   131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8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115篇
  1957年   114篇
  1956年   76篇
  1955年   46篇
  1954年   48篇
  1953年   38篇
  1952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祖国哲学思想的画卷上,“空白点”,即那些被抹煞、被遗忘的残迹,正在逐渐消失。我们尚处在这个进程的开始阶段。我们遇到一些陌生的姓氏和陌生的思想,我们面临着哲学题材的重大转折。即将恢复被割裂的“时代联系”,即将追溯我国哲学之源,恢复祖国文化之完整的思想理论基础。早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怪诞的情况:我们的一些伟大同胞在西方名声大噪,能够以全权代表的资格参加同各  相似文献   
992.
Ⅱ胡戈·丁格雷尔(Hugo Dingler)生于1881年,卒于1954年。1901—1904年,他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1905年到1906年夏季,他在格丁根跟随D.希耳伯特和F.克莱因(Klein)学习数学,跟随胡塞尔学习哲学,这是他第一次学哲学。1907年他在墓尼黑在A.福斯(Voss)的指导下以《普通平面变形》论文取得了博士学位。1912年也只是在墓尼黑大学,获得了“方法、教导法和数学史”这一无  相似文献   
993.
哲学的未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于任何渴望了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人,研究哲学史也许是最吸引人的事情。因为,建立某个时代、某个民族文化的人类本性的各种要素,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反映在那个时代或那个民族的哲学中。  相似文献   
994.
道德和道德意识受社会存在不断变化的要求的一定影响而变化和发展。但是,道德意识本身也可以能动地影响而且正在影响着社会存在的生产、分配、交换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道德对人与劳动对象、自然界,进而与客观的、必然的现实存在着的,并经常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范围的影响,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5.
一、社会的三个高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有些国家,首先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正处在具有重要意义的某种独特历史的叉路口。这一叉路口通常被说成是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其意义之重大可与先前发生的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变迁相比拟。尽管多数西方  相似文献   
996.
在高级有机体发展史和低级有机体发展史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和“代沟”问题都会有所启发,所以探讨这一问题对当代发展心理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现代科学是一种具有诸多方面的多元现象。构成它的认识复合体是极其多形的,并且属于不同的层次。现代科学是数学、自然科学、人文和技术这些分支的一种广泛结合,是那些分别作为理论的、经验的、形式的、意义的、基础的、应用的和其它类型知识的单位而起作用的高度专门化了的和复杂详细划分的“学科”和“跨学科”的一种广泛结合。同时,也有理由假定某种“单轴”,即现代科学的一种基本单位,它与研究策略的特征、表述和研究问题的风格、认识的产生和起作用的方式、展望  相似文献   
998.
从文化系统看施本格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想要论述的这个题目虽然是古老的,但现仍有激烈的争论。对这个论题作现代的表述,我可阐述为:把文化视为“系统”是一种有益的模式,这种模式能成为“文化学”的科学基础,开阔新视野,以及接近对文明现象的理解。正如我所说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很老的命题。如同O.施本格勒(Spengler)在他的《西方的没落》(1922)中所说的,通常的观点把人类历史想象为直线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始于新石器时代的某个地区,经历了古代和中世纪的诸种文化,导致我们现代文明,并走向具有无穷可能性的未来。与此相对立的观点,把历史视为诸种伟大文化的序列,  相似文献   
999.
我们关于世界(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今天正在发生极为深刻的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辩证思维及其范畴工具和逻辑受到严重的考验。其直接表现是:在思维及其范畴构造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内在矛盾。除原范畴之外,而今则出现了与之相对峙的反范畴,如:矛盾(发展的源泉,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据)——反矛盾(否定和阻碍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相对立的东西);外在偶然性(起因于与该现象无直接关系的次因)——内在偶然性(源于客体的本性、其本质联系和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把知识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已不再是什么新奇的或生僻的观念了。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我们已习惯于从社会的和历史的角度看待观念和信念,并试图了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为什么以那样一些形式出现。然而,哲学家们仅仅是逐渐地采纳这些观点,因为它们对自17世纪以来一直居于认识论主导地位的关于知识性质的那些思想提出了诘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