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Violence was shown to be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functional hyper‐aggression in mice selected for high aggression namely Short Attack Latency (SAL), Turku Aggressive (TA) and North Carolina (NC900) strains.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is adulthood violent phenotype as seen previously in the SAL mice is fixed and hence behaviorally inflexible right from day 1 of the experiment or consequential, i.e., subject to gradual change from functional aggression to violence. The functionally hyper‐aggressive strains namely TA and NC900 strains served as controls for the study. Methodologically, behavioral (in)flexibility was studied using the overall sequential structure of agonistic behavior. In particular,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s in the overall agonistic behavior as well as offensive, pre‐ and post‐offensive behavior transition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sident–intruder inter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AL mice showed the least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in their overall sequential agonistic structure as well as a fixed offense‐oriented agonistic behavior of highest magnitud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strains. Additionally, the pre‐ and post‐ offensive transitions were most salient in the functionally hyper‐aggressive TA and NC900 strains, whereas virtually absent in the SAL mice. Thus, the violent behavior of the adult SAL mice is behaviorally inflexible or fixed, whereas the functionally hyper‐aggressive behavior of the adult TA and NC900 mice is behaviorally flexible and constantly adaptive to the opponent behavior, over 3 days of repeated resident–intruder interaction. Aggr. Behav. 35:430–436,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02.
在反对生殖性克隆的诸种理由中,尊严论证是最具有说服力的道德主张.反对生殖性克隆的基本共识是,基因组被他人预先决定会导致克隆人的尊严被贬损.尊严论证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基因被决定为什么会导致尊严被贬损.一般情况下,纯粹工具性的克隆意图,会导致克隆者将自己的自由意志强加于克隆的自由意志之上,从而导致自由意志主体间的对等性的破缺,使克隆人的尊严在原初意义上就被贬损.但是上述情况不能涵盖所有的克隆意图,在其他情况下,克隆人的尊严是因为自由意志的实现受到限制而被侵犯的.  相似文献   
103.
韩国孝道推广运动及其立法实践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韩国民间社会人士发起了孝道文化推广运动,2007年7月世界上第一部<孝行奖励资助法>在韩国国会获得通过.韩国孝道推广运动的主要形式有:大力推动孝文化的学术研究;成立孝行推广基金会(财团)奖励家庭孝子孝女的活动;以学校为媒介推广孝文化;志愿者服务运动.孝道推广运动的主要特征是组织性、实践性、宗教参与性.韩国的孝道立法经历了一个民间人士呼吁酝酿、讨论准备、强力推动,最后经过国会议员提案,通过相关法律程序最终立法的过程.韩国孝立法的主要内客是:立法目的与孝之界定;孝行鼓励与资助措施;设立孝文化振兴院以及设定孝之月.韩国孝立法是一部奖励法、行政法、推动法.韩国孝道推广运动及其立法表明其时现代社会的孝道问题有较早的自觉;德法并举是弘扬孝文化的有效途径;弘扬孝道需要动员民间力量的参与,这些都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108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对儿童进行非标准空间测量时所依据的认知加工线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6岁儿童在一维空间测量中从两个端点和端点之间的连续空间提取信息进行量的判断,当从端点和端点之间的连续空间提取的线索不一致时,多数儿童不能对其进行整合;2、3~6岁儿童二维空间测量主要遵循一维规则,并且一维规则适用于各种图形;3、儿童根据空间量中显著特征进行量的判断,儿童对作为判断依据的显著特征的选择受各维度对比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5.
任桂琴  韩玉昌  周永垒 《心理科学》2007,30(6):1345-1350
采用ERP方法,考察了汉语词汇歧义消解中句子语境作用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活动。目标词与句子语境存在一致、不一致、无关控制等3种关系。结果显示:(1)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N400的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无关控制条件;(2)SOA为200毫秒时产生的N400平均波幅的幅度显著高于SOA为1000毫秒的条件;(3)N400的平均波幅及潜伏期均表现出左半球显著高于右半球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歧义消解的模块化观点,体现了大脑两半球语言功能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6.
史亚娟  庞丽娟  韩小雨 《心理科学》2007,30(5):1116-1119
测量是数学的主题之一。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儿童思维抽象性、逻辑性、创造性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四十年来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发展研究的成果进行概括分析,发现研究者主要对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的认知加工线索,长度测量策略与工具的使用,空间非标准测量知识的获得顺序以及相关的测量教学顺序,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与守恒和推理能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发展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7.
拥有关系信息情境模型建构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雷  韩迎春 《心理学报》2002,34(6):28-36
该研究修正了Radvansky1997年的实验设计 ,运用扇效应技术系统地探讨影响建构拥有关系情境模型的因素。共包括 4个实验 ,被试为 180名一年级本科生 ,研究材料是“1人 /多物”与“多人 / 1物”两类表示拥有关系的句型 ,每类句型都有 3种扇水平 ,用计算机逐个呈现句子 ,要求被试迅速再认作出按键反应 ,用MANOVA分析了被试对不同扇水平的两类句型的反应时。实验 1在中文条件下重复了Radvansky1997年的实验 ;实验 2探讨在明确的相同空间条件下 ,对“多人买 1物”拥有行为句式的整合是否表现出扇效应 ;实验 3探讨在信息采用顺向展开的情况下 ,“多人买 1物”拥有行为句式的整合是否表现出扇效应 ;实验 4进一步探讨在具有相同时空状语的条件下 ,“1人有多物”与“多人有 1物”两类拥有状态句式的整合是否表现出扇效应。结果表明 ,当具有明确的时空信息情况下 ,或者当信息顺向展开的情况下 ,“多人买 1物”的拥有行为句式的整合均没有表现出扇效应 ;而在有相同时空状语情况下 ,“1人有多物”的拥有状态句式的整合也没有表现出扇效应 ;说明这些句式可以整合为同一情境模型 ,与Radvansky的研究结果不同。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享有共同概念的若干事件信息是否整合为同一个情境模型 ,受到动词的动作性程度、是否有相  相似文献   
108.
再认条件下元监测判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再认条件下元监测判断的影响因素。以中文双字词对作为实验材料 ,安排在不同预先呈现时间、有无进行有意识记 ,以及不同识记遍数等条件下进行元监测判断。用计算机随机呈现项目 ,再认之前先让被试做元监测判断 ,判断是否是记过的项目的把握程度 ,再对有意识记过的项目做迫选再认 ,作为标准测验 ,以验证元监测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是预先呈现时间长、有意识记过的和识记遍数多的项目 ,对其再认的反应时较短 ,相应的元监测判断等级也较高 ;对只看而未有意记过的项目的判断是呈现时间长的判断等级反而低于呈现时间短的。此结果表明 ,再认条件下 ,元监测判断的等级的高低与识记项目的激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9.
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10国内外关于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1)流行病学筛查因天花板效应难以发现认知损伤。(2)采用对年老化较敏感的行为学指标证实,60~70岁的糖尿病人认知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但60岁以下或70以上病人则少有类似表现。认知阈限理论可解释这一年龄相关现象。(3)Ⅱ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语词记忆损伤、学习能力下降、脑电(P300)潜伏期延长等。(4)认知损伤程度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关,也受高血压等共病因素的影响。控制糖代谢可改善认知功能。糖尿病人的认知损伤与年龄相关,但其机制不同于正常年老化过程中的认知衰退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眼动实验方法,对20名大学生阅读不同颜色中、英文材料时的眼动特征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颜色对中、英文阅读成绩影响趋势一致,红色成绩最好,黄色最差;(2)颜色对被试阅读眼动指标影响差异显著:注视次数上,红色和黑色最多;注视时间上,红色最短;眼跳距离上,黄色最长;注视频率上,黄色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