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准确识别言语中的情绪韵律信息对社会交往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功能近红外成像技术, 探索外显和内隐情绪加工条件下愤怒、恐惧、快乐三种情绪韵律加工过程中的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结果表明, 对愤怒、恐惧、快乐韵律进行特异性加工的脑区分别为左侧额极/眶额叶、右侧缘上回、左侧额下回, 其中右侧缘上回脑区同时受到情绪和任务的调控。此外, 右侧颞中回、颞下回和颞极在情绪外显任务中的激活明显强于内隐任务。本研究的结果部分支持了情绪韵律的层次模型, 也对该模型的第三层次, 即“额区对语音情绪信息的精细加工需要外显性情绪加工任务参与”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02.
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利  莫雷  王瑞明 《心理学报》2008,40(5):523-530
通过两个实验运用跨语言重复启动的范式考察熟练中-英双语者对不熟练的第三语言词汇的语义通达方式。实验1以三语为日语的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实验2以三语为法语的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两个实验都发现了显著的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熟练双语者尽管已经形成了直接通达二语词汇概念意义的语义通达方式,但其并没有将此方式迁移到对三语词汇概念意义的通达,他们仍然需要以一语词为中介从而间接通达三语词汇的概念意义。综合先前系列研究的结果初步表明,第二语言的熟练水平是影响晚期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主要因素,晚期双语者记忆表征中的语义通达方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经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3.
采用Go/NoGo语义分类任务, 在贴近自然语言理解的任务模式下探讨了部件位置的加工时程问题。实验操纵了部件位置频率, 并进一步区分了造成部件相对位置频率发生变化的两种来源, 一是操纵部件整体频率(包含某部件的所有汉字集合)的变化, 保持特殊位置上的部件频率(某部件出现在特定位置上的汉字集合)不变; 二是操纵特殊位置上的部件频率的变化, 保持整体部件频率不变。结果表明, 无论是变化整体部件频率还是变化特殊位置上的部件频率, 两者都引发了P200和N400的变化, 且所引发的P200在峰潜时(peak latency)上差异不显著。此外, 两种操作都没有引发N/P150的变化。因此本研究在贴近自然语言理解的任务中进一步肯定了部件位置在汉字阅读中的作用, 既可以影响汉字亚词汇水平的字形加工, 也可以影响汉字的语义提取。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探讨了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还是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实验1让被试先将深绿、浅绿、浅蓝和深蓝四种颜色分为四种范畴,再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视觉搜索任务中出现了与颜色分类相应的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且这一效应在任务的早段就表现出来,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所引起。实验2让被试将四种渐进的蓝色分为两种范畴,并在之前与后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表明,分类后的视觉搜索中并未出现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先前研究表明,习得语言范畴使四种颜色为两种范畴后,颜色辨别会出现右视野范畴效应。因此,这一结果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而是由习得语言范畴所引起的。总体上,本研究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而非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进一步揭示了语言与颜色知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以两个实验探讨了习得的语言范畴影响颜色知觉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接受短期“色-词”重组训练,使原先范畴内的两种颜色变为范畴间的颜色,训练前后完成视觉搜索任务.反应时结果显示,在训练后,与训练的两种颜色近似的另外两种颜色的知觉表现出边缘显著的偏侧化颜色范畴效应.实验2让被试接受与实验1相同的训练后,完成视觉Oddball任务.ERP结果显示,在训练后,与训练的两种颜色近似的另外两种颜色的偏差刺激在早期知觉阶段就表现出偏侧化vMMN效应.这些结果表明:习得的语言范畴能影响早期的、注意前的颜色知觉机能,且这一影响过程可以在短期内完成;习得的语言范畴会影响颜色知觉范畴,而非仅影响特定颜色点的知觉机能.  相似文献   
106.
冷英  邹煜晖  莫雷 《心理学报》2014,46(5):593-606
通过改变目标刺激和非目标刺激的编码效力, 探讨重复知盲发生的机制。采用RSVP任务, 操作目标的重复性与目标的性质(实验1a和实验2)、位置(实验1b)和非目标的字频(实验2), 对比不同条件下第二个重复刺激的正确报告率。结果是:(1)非目标为字母、目标是字母时的重复知盲大于目标为电脑符号时的重复知盲。(2)非目标为字母、目标为电脑符号时, 目标在1和3位置时出现了重复知盲, 而在2和4位置时没有出现重复知盲。(3)当非目标为高频汉字、目标也是高频汉字时的重复知盲大于目标为符号时的重复知盲。(4)当目标为高频汉字、非目标是高频汉字时出现了重复知盲, 而非目标是低频汉字时重复知盲消失。实验结果表明, 字母和汉字条件下, 目标刺激和非目标刺激的编码效力都会对重复知盲产生影响, 支持竞争假设。  相似文献   
107.
彭君  莫雷  黄平  周莹  王靖  昂晨 《心理学报》2014,46(10):1498-1508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据表明, 工作记忆训练能提高成人、儿童的流体智力成绩, 然而这种训练是否能够提高幼儿的流体智力表现, 更为重要的是, 如果训练确有成效, 那么这种训练效果能否长期保持?为此, 本研究选择了幼儿园4~5岁幼儿进行工作记忆训练任务, 考察工作记忆训练对流体智力的提升及保持效应。实验中设立3个组:实验组、控制1组和控制2组。实验组采用单个空间n-back的工作记忆游戏程序进行训练, 控制1组采用“水果忍者”的游戏程序进行训练, 两组进行游戏训练的时间均为14天, 每天15 min; 控制2组不进行任何训练。结果发现, 训练后实验组幼儿被试的流体智力成绩明显优于两个控制组, 在6个月后再进行测试, 这种优势仍然保持。本研究结果表明, n-back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流体智力成绩, 并且这种训练效果具有持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8.
毋嫘  莫雷 《心理学报》2011,43(2):143-151
类别特异性分数是预测归类优势的有效指标。实验1考察该分数能否预测基本水平归类优势, 结果:分数较高的表现归类优势。实验2检验有归类优势的下位类别的分数, 结果:它们都有较高分数, 同时发现下位类别的特异性可以影响分数。实验3探讨相同的基本水平与特异性不同的下位组合的归类表现, 结果:下位特异性低就表现基本水平归类优势, 高则相反。据此提出“经验说”, 分数高低与人们在经验中对各层次类别形成的表征特异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西方类别研究中基于理论的观点及其研究进展。该理论强调知识背景对所形成的类别表征的影响,主张类别知识的组织是多范畴的,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导致基于原型或样例的类别表征,类别知识的运用反过来也会影响原有的类别表征。按时间顺序对理论观的产生、主要观点和经典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文章结构清晰度对读者在阅读时所构建的精加工推理的水平和阶段的影响。研究采用让被试阅读后做推理测试题的方法 ,通过分析其答题成绩得出的结果表明 :文章的结构越清晰 ,越有利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精加工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