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1篇
  2020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6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7篇
  1970年   4篇
  1969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5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91.
主题统觉测验中国修订版(TAT-R,C)的编制与常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与罗夏测验齐名的人格投射技术。但由于原版测验图片不适用中国被试,而且操作复杂,评分缺乏客观性,信度、效度不理想,更无标准化常模,所以在临床实践难以推广,在国内尚未系统研究。 为改进原版测验缺陷,首先修订了新的适合中国文化模式的工具,把原有的无结构投射法修改为联想—选择法投射,使修订版测验简单、易行。并且经研究验证,修订版(TAT-R,C)测验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并建立了标准化常模。  相似文献   
792.
这项工作旨在比较中德不同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记忆成绩的年龄差异和跨文化差异,认知训练对改善两国被试的记忆的作用,训练迁移作业中的年龄差异和跨文化差异。中德被试各70例,分为三个年龄组,分别在北京和柏林进行“位置法”记忆训练。结果表明:中、德老年被试在训练前、后,记忆成绩均明显低于青少年,证实了认知功能及其储备能量均有减退。训练前,中、德被试各项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中国被试各项成绩的提高均比德国被试明显,训练揭示了跨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93.
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对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作了跨文化实证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人际信任的认知模型。使用人际信任行为量表(ITBS)测量了中国、香港及美国三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根据三组被试对诸如父亲、哥哥、同班同学、医生和陌生人等20个人们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的人物信任程度的高低,可将这些具体人物对象归为“亲人”,“熟人”和“陌生人”三个群体。三组被试对“亲人”群体的人际信任没有显著差异,但中国被试对其它两个人物对象群体的信任要高于美国和香港被试,而后两组被试的差别则不显著。另外,利用多元回归法在人际信任与六种认知变量间建立了模型关系,发现其中只有两个变量对模型作出主要贡献,即:(1)对由信任行为而得到得回报的期望值越高;(2)得不到回报而引致损害的严重性评估越低,则一个人作出某一信任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被试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工业化程度对人际信任认知模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94.
年老过程认知作业完成量与作业速度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工作应用自行设计的计算机逐级限速程序,研究了年老过程四项认知作业完成量与作业速度的相互关系。被试350人,46—75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计算机所限时间的缩短,各项作业完成量均随年老下降迅速,作业完成量对于作业速度的依存关系随年老表现极为明显;2、在逐级限速条件下,四项认知作业完成量的年老敏感性顺序与作业速度的年老敏感性顺序基本相同,即是:符号数字、心算、计数和数字鉴别。  相似文献   
795.
Reactivity refers to behavior change that occurs during self-recording without specific programming of consequences.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obtrusiveness of recording procedure and peer comments on reactivity to self-recording. Three first-grade students in Experiment 1 completed math questions during a 5-min work period. When we gave the children recording devices and told them to try to complete more questions than the highest number they had previously completed, math performance increased, as did the number of verbalizations about it. Two children showed more reactivity when they used the more obtrusive recording device. Because the increase in math performance corresponded closely to increases in peer comments, we manipulated peer comments directly in Experiment 2. Four second-grade students completed a math task and an alphabet task. Three of the students showed increased math performance during periods when peer comments occurred compared to periods when peer comments did not occur. Although the data from the math task suggested that peer comments can enhance reactivity, we did not observe t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lphabet task.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to produce desirable results through self-recording are complex and contextually specific.  相似文献   
796.
内隐领导理论的中国研究——与美国的研究进行比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内隐领导理论代表了某种特定文化中人们内心对领导概念化的构成方式。本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与美国的八因素有很大的差异。这也许是中美文化不同所造成的。本研究获得了与CPM领导行为评价模式非常类似的结果,从而验证了CPM模式是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797.
利用小鸡建立学习和记忆模型的方法介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管林初  陈双双 《心理学报》1991,24(3):97-102
Gibbs和Ng利用一日龄小鸡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记忆形成有短时记忆、中间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的新假设。近年来,Patterson等人的工作不但证实了而且扩展了Gibbs和Ng的某些重要的发现。然而,Roberts则不同意Ng等关于记忆形成的三个阶段的论述。现在,双方正继续进行着有益的讨论。最近,我们对正常状态下一日龄小鸡的记忆形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和Gibbs等人的结果大致上是相同的。 利用小鸡作为学习和记忆模型很有价值,并有许多优点。这个方法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98.
初入学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和个人内部差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富熹  方格 《心理学报》1991,24(4):38-45
本研究以守恒、类包含、双维逻辑关系等多项认知任务施加于同一被试,探查了初入学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这一年龄儿童已基本上获得有关守恒概念(除容积守恒),逻辑推理能力正在形成和发展。学校教育条件,家庭文化教育背景及个人智能等因素对认知发展有重要影响。个人内部的认知发展存在着横向参差现象,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9.
关于CNV是复合波的直接证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工作以青年为被试者,包括三项实验:普通CNV,无运动CNV和半机率CNV。观察到:(1)修通CNV的晚成分和全波大于无运动CNV,其全波相减所得之差波即为CNV中的纯心源性意动成分,它应该认为是以复合波形式存在于CNV中的运动预备电位。(2)半机率CNV的早成分和全波大于普通CNV。(3)半机率CNV的早成分、晚成分和全波皆大于无运动CNV。这些结果证明,CNV中包含着运动预备电位,从而为CNV是复合波的新概念提供了新的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00.
王希富 《心理学报》1991,24(2):10-20
错觉图是具有特殊生理、心理效应的两维图,包括悖理型、坐标阙如型、过渡变形型和双关两可型等几类。有的是在两维平面上表达类似三维的不可能虚构体,造成与实际三维知觉经验的强烈矛盾;有的则具有多重涵义,并以心理操作或图形的动态为条件产生变幻,造成各种幻觉感。长期以来,在生理心理学和图学研究中,仅仅触及了一些错觉图的幻觉现象,极少研究其中的错觉机制。错觉图不但给现有的三维和多维几何理论造成混乱,而且也在工程图的表达和判读中造成一些错觉而导致事故。本文从体视理论和图学分析方面对错觉机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了形体重影机制、变换组合机制、范围渐变机制和方位移动机制等几种致幻理论,并运用上述理论以国内外常见的错觉图为实例,对形成错觉的图学、几何学和心理生理学过程做了具体论证,从而揭示了错觉图的错觉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