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0篇
  5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Household structure for older people’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healthy age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older population. Living with adult children is known to promote older people’s life satisfaction, a key indicator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whereas others claim a negative impact of such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This study aims to empirically test these theories (family support vs. family conflict), by examining the role of homeownership–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subjective well-being–in this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nalysing th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o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South Korea,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decreases life satisfaction when the elderly achieve a certain level of housing security by living in owner-occupied housing. Living with adult childre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 particularly for older old homeowners compared to younger old owners. Our findings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 promoting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and asset-based welfare to enhance older people’s well-being in Korea and more broadly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52.
53.
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是目前临床骨科较为常见、多发、治疗极为棘手的病种之一,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却不理想,且缺乏统一的诊治与疗效判断标准,总结、分析几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的利弊,为该病探寻一条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及疗效确切的可靠治疗方法.随着对Ilizarov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在治疗传统方法难以治愈的疾病如四肢关节严重畸形、感染性骨不连或伴有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等方面显示出自身的优势,为治疗疑难骨科疾病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4.
"外部性"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了"科斯定理".什么是"外部性",为什么外部性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怎么看待"科斯定理"?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3-6岁幼儿在分类实验中概括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设计不同性质的分类实验,探讨3-6岁幼儿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我们根据年龄将幼儿分为四个组,每组80人,共320人。通过实验获得以下几点。①幼儿在各种不同性质的分类实验中可表现为四级不同的水平,如从根据表面的个别特征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内部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从一维角度的分类发展到从两维角度来分类等。⑦达到各个水平的年龄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互相交织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低级水平的人数不断减少,高级水平的人数不断增加。所以年龄阶段之间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③对于不同性质的分类材料,各年龄所达到的概括水平也不同,分类材料的难度越大,概括水平越低。④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受教育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57.
转向生活世界的伦理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向生活世界的伦理学变革,使当代伦理学研究从对普遍化的道德原理和道德体系的知识论建构转向对以现代性问题为背景的现实生活世界的道德关切.在这种变革中,当代伦理学研究实现着从体系意识向问题意识的转变,引发了应用伦理学的勃兴和德性伦理传统的当代复兴,从而使伦理学的人学价值意蕴得以彰显.当代伦理学的发展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实现问题意识与理论意识的互动、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整合、道德共识与差异伦理的和谐.  相似文献   
58.
59.
为考查观察者公正敏感性对不公正信息加工(注意、解释)的影响,该研究开展了两个实验研究。在实验一中,让被试观看不公正影片剪辑或中性剪辑后,要求他们完成视觉探测任务,判断探测刺激是在不公正词汇还是中性词汇的左边或右边;在实验二中,让被试对一个模糊的暗含不公正意义的影片剪辑中的主角进行公正性评价。结果表明,当被试不公正概念被激活后,观察者公正敏感性高的被试比观察者公正敏感性低的被试对不公正信息的注意加工更集中和更自动,同时他们对模糊的信息解释为更不公正。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