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人肉搜索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已蔚然成为21世纪以来的一场社会运动,但针对这一信息方式的立法相对滞后,不足以有效解决这一信息方式所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伦理维度的考察因此尤显必要:一方面,伦理维度的考察可以充分凸显当前风行于网络的人肉搜索可能导致的伦理危机;另一方面,伦理维度的考察还能为有效规范人肉搜索指引价值方向,并为相关立法提供必要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of language switching in unbalanced visual unimodal bilinguals as well as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bimodal...  相似文献   
993.
王斌  李智睿  伍丽梅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12):1291-1305
通过3个实验, 考察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在整字启动下具身模拟对运动通道中箭头方向判断的影响, 发现理解肢体动作动词在运动通道中存在着动作-汉字相容效应, 汉字的具身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促进被试对箭头方向的判断。实验2考察在整字启动下具身经验对视觉通道中字母位置判断的影响, 发现理解肢体动作动词在视觉通道中存在着动作-汉字相容效应, 汉字的具身方位与字母方位一致促进对字母方位的识别。实验3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义符与整字的具身模拟, 发现理解汉语肢体动作动词不仅在整字层次上存在着具身模拟, 在部件层次上也存在着具身模拟。义符在汉字加工中期被激活了, 并且持续到加工晚期。整个研究表明, 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理解是一个跨通道的具身模拟过程, 具身模拟在汉语肢体动作动词的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Students engage in learning activities with different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Some students pursue learning for learning sake (i.e. mastery goal orientation), some are driven by gaining favourable judgement of their performance (i.e. performance approach goal orientation), and others focus on avoiding negative judgement (i.e. performance avoidance goal orientation). These goal orientations are linked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roublingly, students report decreasing levels of goal orientations across the school year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concerning the mechanisms that drive this decline. In a large (N = 891 twin pairs) cross‐sectional genetically informative sample (age = 8 to 22 years), we found that older students reported lower goal orientations. Then, we identified shifts in the magnitude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nce in each goal orientation. For example, variance in mastery goal orientation was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dur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As students entered high school, genetic influences increased, replacing share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Finally, we situated these findings in the larger nomological network by testing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e.g. personality and cognitive ability) and contextual variables (e.g. parents, schools, and peers).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motivation is complex with many interconnecting factors that appear to shift with age © 2019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析与“非典”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来理解其深刻而广泛的哲学内涵,它包括探索、求实、怀疑、合作、创新等精神,以及科学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从而动员在全社会提倡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96.
CASA(计算机作为行动者)研究在性别、声音可以引起性别定型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研究变量和步骤,得到了在人机交互中人类会对计算机做出社会化反应,特别是性别定型反应的结论。但是这类研究存在着不足,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例如,合成音在体现副语言线索上的欠缺,将图像引入为线索的种类,对任务性别加以更多的关注等。文章同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道德运气与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气"这个词,在日常用语中出现得如此频繁,以致人们很少会仔细思考一下它与那些表面上不相干、甚至相反的日常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年级学生为被试.系统探讨了儿童速度、浓度内包量概念的发展。研究发现:(1)儿童的内包量概念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2)儿童速度概念的形成早于其浓度概念的形成;(3)凋整任务在儿童解决速度内包量问题中优于比较任务;(4)儿童解决内包量概念问题的策略经历从单维向双维、从比差的加法法则向乘法法则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9.
严标宾  郑雪  邱林 《心理科学》2003,26(5):851-855
旨在考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通过对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18名大学生被试施测《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感、自我体验和外在准则都是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优势分析方法评估了主观幸福感各预测变量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的相对重要性。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预测主观幸福感时积极情感最为重要,其次是生活满意感。这再一次验证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预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00.
同伴互评对初中生的TAT中亲和意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祉妍  黄峥  刘嘉 《心理科学》2003,26(2):301-304
本研究以北京市47名初二学生为被试,选用6张图片研究了TAT故事中的亲和意象在同伴互评前后的变化,以及图片线索、性别等因素对亲和意象影响。结果表明:(1)在互评前亲和主题数较少的被试在互评后亲和主题数增多,而在互评前的亲和主题数较多的被试在互评后反而减少。(2)图片线索对亲和主题数有显著影响,引发亲和动机的线索较少的图片在互评后的故事中亲和主题数的增加最为显著。(3)女生的亲和动机高于男生,且性别与其它因素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