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7篇
  54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儿科门诊投诉进行统计分析。2019年~2021年儿科门诊投诉率呈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由2019年7.75/万降至2020年6.22/万,到2021年又上升为6.34/万。儿科门诊投诉例数与其门诊量呈正相关(r=0.568 8,P < 0.001)。282例投诉中,医生少、患者原因及候诊时间长是主要投诉点。对工作态度问题的投诉中,医生是主要被投诉人员。为有效减少儿科门诊投诉,对儿科门诊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从医院、工作人员及患者层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践行儿科门诊投诉闭环管理模式,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努力增强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342.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精英群体普遍面临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危机。从医学社会学的独特解释视角来看,这一非正常的“精英症候群”实质上是反复循环状态下生产与再生产的一种“社会病”。在社会病理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结构、社会评价体系、预防与保障机制诸方面为“精英症候群”会诊。  相似文献   
343.
344.
通过考察经验水平和线索提示对他人焦虑共情的影响特点,揭示有经验者低共情的原因和提高共情的方法。结果发现:(1)有经验组的焦虑共情得分显著低于正在经验组;(2)详细线索条件下被试的共情得分显著高于概括线索条件下被试的得分;(3)详细线索条件下,经验匹配被试的焦虑共情显著高于经验不匹配被试。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境和简单线索条件下有经验被试对他人没有高的焦虑共情,但详细线索提示可以唤醒情绪记忆,显著提高有经验被试的共情水平。  相似文献   
345.
Previous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set points of the positivity ratio by grouping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cut‐off scores, resulting in inconsistent criteria and unstable results. This study intend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et points of the positivity ratio using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Two samples of 716 college students and 381 adults in China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for Eudaimonic Well‐Being, the Personal Growth Subscale from Ryff'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the Nee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nd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Well‐Being Questionnaire. College stud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lasses (2.0, 2.8, 3.7 and 5.0) with the set points of the positivity ratio, whereas adul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lasses (1.9, 2.9 and 4.2) with the set points of the positivity ratio. The difference of the set point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nd adults was nonsignificant for medium and high well‐being classes, and significant with a small effect size for the higher well‐being clas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amine more diverse samples and combine the real experience metho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et points of the positivity ratio.  相似文献   
346.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对其发育结果至关重要。发声是指儿童学会说话之前发出的声音。已有研究表明, 非类言语和类言语发声异常是ASD儿童2岁前的潜在识别标志。ASD儿童发声异常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动机导向、神经运动导向、感知觉导向和社会反馈导向理论。未来研究可考虑探讨发声异常作为ASD儿童独特的早期识别标志的可能性, 加强哭声在ASD儿童早期筛查中的研究, 探索基于最具预测性声学参数集的自动学习分类模型, 探究内在动机与社会动机对ASD儿童类言语发声的影响和进一步探究ASD儿童类言语发声异常的神经机制。从而为ASD儿童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更加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7.
韩玉兰  张志学  王敏 《心理学报》2010,42(2):288-303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谈判组的动机倾向、信息分享数量和质量、对优先考虑事项和利益一致事项的判断准确性和联合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分享质量在谈判过程中的重要性。采用一对一的买卖式谈判任务,由226名被试组成113个谈判组进行面对面的谈判。结果表明,动机倾向、信息分享数量和质量以及谈判双方对优先考虑事项的判断准确性都对联合收益有显著影响,而且信息分享质量比信息分享数量更有预测力。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分享质量在动机倾向和联合收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对优先考虑事项的判断准确性在信息分享质量和联合收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整合性谈判的整个过程,验证了信息分享质量在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8.
高虹  李杨卓  胡蝶  朱敏  高湘萍  胡天翊 《心理学报》2018,50(12):1356-1368
研究采用注意网络测验任务(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 分别检验自我相关信息在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上的加工效率差异, 以揭示自我信息识别优势的注意机制。实验1考察了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或他人面孔)在3种注意网络下的加工效率差异; 实验2采用自我联结学习范式对实验1进行验证; 实验3将颜色类型(红色或绿色)作为目标刺激, 面孔类型作为背景, 以考察任务无关自我信息是否对注意网络加工效率有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当自我信息为目标时, 个体在注意定向网络上存在加工效率优势, 而警觉和执行控制网络上没有加工效率差异。当自我相关信息与任务无关时, 在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中均未表现出加工效率优势。说明了自我信息的注意优势发生在注意定向网络上, 且受任务优先性影响。  相似文献   
349.
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长生成仙的热烈追求是道教最具特色的教义.元代道教戏剧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的手法对道教乐生思想进行了全方位地形象图解.面对成仙诱惑,凡人的怀疑、拒绝与诘问,正是因为对生的热切渴望对生命的价值强烈认同感使然.情欲乃是人之常情,道教贵生,当然包括对生命基本需求的尊重,对世俗情欲的眷恋与渴望是元代道教戏剧对道教乐生思想的又一诠释.元代道教戏剧着力展现体道之人对山水的乐好,而其乐山好水的审美情趣又与澄心遣欲的宗教追求和隐逸归真的宗教旨意一脉相承.本文以全新的角度阐释元代道教戏剧中体现出的道教乐生思想,以期在加深对道教生命意识的认识的同时,彰显元代道教戏剧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50.
In this essay I present the postmodern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of Levinas, Derrida, and Marion to the problem of naming the unnameable God. For Levinas, God is never experienced directly but only as a third person whose infinity is testified to in the infinity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hungry. For Derrida, God remains the unnameable “wholly other” accessible only as the indeterminate term of pure reference in prayer. For Marion, God remains the object of “de-nomination” through praise. In all three, the problem of naming the unnameable God is necessarily linked to how we relate to fellow human beings, to the hungry in Levinas, justice in Derrida, and charity in Marion. I also reflect on the merits and adequacy of phenomenology as such for speaking of divine transcen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