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0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104篇
  1983年   136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85篇
  1980年   76篇
  1979年   82篇
  1978年   67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1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7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84篇
  1957年   69篇
  1956年   49篇
  1952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欧亚主义体现在《走向东方,成就与展望,欧亚主义者的主张》这本论文集中。此书一出,立即引起了关注,震动了思想界。论文集由一篇序言和四位作者的10篇文章组成。  相似文献   
192.
我与我的朋友Z.皮利辛在饭后曾进行过一场辩论。它涉及皮利辛(Pylyshn)所提出的下述论断:“如果没有一个关于心理表征的内容同一性的精确规定的概念,那么认知心理学就是不可能的。”后来我想到,拒绝这一论断的理由直接与D.戴维森对于意义理论和心智哲学的众所周知的影响有联系,因而在皮利辛的允许和宽恕(但愿如此)下,我便决定在本文中主要阐述我反对他的论点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3.
1982年12月,美国哲学学会在东部分会年会上就我的著作《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Truth,and History》)举行了一次专题讨论会。H.菲尔德和G.哈曼所写的评论文章已在1982年10月号的《哲学杂志》上发表,而其中只有我所作答复的一个简短摘要。下面是我的整个答复,以前从未全文发表过。  相似文献   
194.
在今天这个已变得如此狭小的世界上,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尤其是核灾难对人类的威胁,要求在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一种理性的共存格局。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用理性来协调人们的行为举止,不是由于其自身,而是由于明显的物质方面的生存危机,今天具有前所未见的发展机遇。最迟自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科学已经被看作是最佳的理性  相似文献   
195.
科学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分类与系统论自有了科学以来,自有了欧洲哲学以来,人们就梦想着科学的统一,梦想着能有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即使在科学哲学创立之前,希腊人的思想就发展到了这一步,即认为甚至科学和哲学也能构成一种哲学的统一。这种观点的影响早已烟消云散了。今天,在这种观点一度占支配地位的那些领域中,我们不断发现了一些未曾阐述清楚的经验关系和系统关系。我们不再讨论科学(与或不与哲学)的统一,而是讨论学科性、多学科性和学科间性,抚昔追今,我们所探讨的知识秩序已不再能用知识本  相似文献   
196.
罗素与他曾遇见过的,并就哲学问题进行过交流的好几位实用主义哲学家相互影响。这些相互影响同罗素与他的朋友和合作者如摩尔、怀特海、维特根斯坦等之间的相互影响性质不同。这是一种敌对的性质。事实上罗素与唯心主义者的相互影响也是如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罗素本人曾经历新黑格尔主义这一阶段。至于就实用主义来说,罗素自始至终把它作为对手,实用主义者的主张对他来说是不相容的。尽管罗素自己思想发展过程中在这一点上没有改变过,但是,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他思想上的变化使他比他自己承认的更接近这些实用主义的观点。1896年,罗素在他第一次访问美国时结识了詹姆斯和皮尔斯。后来罗素又从W.维尔比(Welb  相似文献   
197.
创造性思维是适应性思维或称重新概念化。其绝大部分不是外显行为,而是内隐的认知。我们日常大部分认知和行为是自动化的。它们满足着我们的日常需要。而满足我们需要的方式有一定导向,甚至变得刻板严格。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象饮食社交、宗教艺术、学术训练等等,我们都发展了动作的、自动化的认知和行为来满足基本的需要。我们去餐馆吃饭来满足饥饿的需要,与亲属的社会交往在家庭团聚中已经仪式化,我们的医生每月  相似文献   
198.
《哲学问题》1992年第2期上刊登了C.и.雅科夫连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论自然界中的组织作用和破坏(随机的)作用,该期还登载了B.и.阿尔申诺夫和я.и.斯维尔斯基的文章《从涵义的读出到涵义的产生》。按照编辑部的意图,后一篇文章大概是前一篇文章的评论。但我以为,这篇文章并没有起到多大的评论作用,因为这篇论涵义的有趣  相似文献   
199.
自从10年以前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一书出版以来,在英国人的书籍中便对动物的道德处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期间,这个问题也在我们国家引起了较大的重视。从历史上看,这种关心无疑是对于自然的新意识的结果,而这种对于自然的新意识又是由于那些不能再忽视的生态问题产生的。可是按照事情的性质,我们这里所谈的与两个不同的问题有关。适当同自然环境打交道的问题是个我们共同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是一种“生态  相似文献   
200.
In a discrete-trial conditional discrimination procedure, 4 pigeons obtained food reinforcers by pecking a key with a short latency on trials signaled by one stimulus and by pecking the same key with a long latency on trials signaled by a second stimulus. The phys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timuli and the temporal separation between the latency values required for reinforcement were varied factorially over four sets of conditions, and the ratio of reinforcer rates for short and long latencies was varied within each set of conditions. Stimulus discrimination varied directly with both stimulus and response differences and was unaffected by the reinforcer ratio. Sensitivity to reinforcement, estimated by generalized-matching-law fits to the data within each set of conditions, varied directly with the response difference but inversely with the stimulus difference arranged between sets of conditions. Because variations in stimulus differences, response differences, and reinforcer differences did not have equivalent effects, these findings questi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the three terms of the discriminated operant: antecedent stimuli, behavior, and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