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108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re is a “positive–negative” deb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ttom-line mentality (BLM) concept. Previous research show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BLM and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UPB) and revealed that BLM positively affected UPB. This research aims to challenge this partial view and calls for a more balanced and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BLM concept by revealing the potential negative influencing mechanism between BLM and UPB. Drawing from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we construct a moderated-mediation model to test the mediating mechanism through different individual-level process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eam BLM positively affects member UPB via state performance-prove goal orientation and perceived insider status and negatively affects member UPB via state performance-avoid goal orientation.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overall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BLM and member UPB but also document the possibl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BLM on UPB.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acknowledge the potential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M and UPB, which deserves attention. This research also presents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BLM literature. The findings of this work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in enabling organizations to appropriately handle BL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PB dynamically.  相似文献   
32.
亲子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编的“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老年人恩情感问卷”和已有量表,对来自4个省市的288名53-87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亲子支持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其中接受支持对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给予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3.
心理分离指的是个体在非工作时间里从工作中分离出来,个体不仅身体上远离工作场所,精神上也摆脱掉工作的事情,对员工工作压力的恢复过程非常关键。首先,文本概述了心理分离的概念及其进展;其次,论述了心理分离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心理分离的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特点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楚  刘晓明  张明 《心理学报》2004,36(1):65-70
以有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为材料,采用2×3×2混合实验设计,对小学三到五年级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控制水平与学优儿童之间的差异及其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困难儿童在三种元记忆监测判断等级上均显著低于学优儿童。2.学习困难儿童具有元记忆控制能力,但其控制水平相对低于学优儿童。3.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判断和学习时间分配之间存在交互影响。4.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和控制水平存在较为复杂的发展特点。据此得出结论认为,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控制能力都比学优儿童差,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
立体视觉的心理物理和VEP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理物理试验是研究立体视觉的主要方法。70年代VEP开始用于体视研究,并取得许多结果。由于VEP信号复杂,这些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使用心理物理试验和VEP对比方法对体视加以研究。我们的结果是:VEP波形中第一个正峰与刺激图形的亮度有关;N_2峰和P_3峰的潜伏期对判断体视存在与否有重要价值;本试验确定N_2峰潜伏期在体视存在时约为240ms—280ms,无体视存在时约为290ms—310ms;P_3峰潜伏期在体视存在时约为280ms—310ms,无体视存在时约为340ms—360ms;体视存在时的VEP与无体视存在时的VEP的互相关系数小于0.1;有体视的VEP其功率谱密度在8Hz附近有一峰;心理物理试验中使用强制选择得到的结果从VEP波形比较中可以确认是可靠的;有体视的VEP其N_2和P_3的潜伏期随视差变化呈现规律性改变。  相似文献   
36.
任桂琴  韩玉昌  周永垒 《心理科学》2007,30(6):1345-1350
采用ERP方法,考察了汉语词汇歧义消解中句子语境作用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活动。目标词与句子语境存在一致、不一致、无关控制等3种关系。结果显示:(1)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N400的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无关控制条件;(2)SOA为200毫秒时产生的N400平均波幅的幅度显著高于SOA为1000毫秒的条件;(3)N400的平均波幅及潜伏期均表现出左半球显著高于右半球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歧义消解的模块化观点,体现了大脑两半球语言功能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37.
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保  马小凤 《心理科学》2007,30(5):1247-1249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通过预实验之后,随机选取89名大学生参加正式实验。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探明大学生妥协策略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三种妥协情境中的妥协次序基本支持Gottfredson的假设,但有其自身特点,社会声望始终是优先考虑的因素。(2)兴趣是职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受东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通过南京市8个区、县4873户居民的基线调查,掌握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实际利用情况,通过比较医疗需求与利用之间的差距,发现存在很大的潜在医疗服务需求市场。从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探讨如何将这部分潜在需求合理转化。  相似文献   
39.
护士职业的人格特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采用Y-G性格测验问卷,对临床护士和在读护生共390人,进行了心理测评,展开了护士职业的人格特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护士群体的性格类型和某些人格特质显著地优于一般护士群体;优秀护士与一般护士间所显现出显著差异的人格特质,对于护士角色人格的构成具有决定性影响;Y-G性格测验的A型性格类型评定对于护士职业的心理选拔显现特异性趋势;整个测评研究结果,基本支持"护士个体人格特质与角色人格特质的匹配模式"等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40.
The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fourth edition (WAIS-IV) and the Wechsler Memory Scale-fourth edition (WMS-IV) were co-developed to be used individually or as a combined battery of tests. The independent factor structure of each of the tests has been identified; however, the combined factor structure has yet to be determine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WAIS-IV/WMS-IV Adult battery (i.e., age 16-69 years) co-norming sample (n = 900) to test 13 measurement mode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wo models fit the data equally well. One model is a seven-factor solution without a hierarchical general ability factor: Verbal Comprehension, Perceptual Reasoning, Processing Speed, Auditory Working Memory, Visual Working Memory, Auditory Memory, and Visual Memory. The second model is a five-factor model composed of Verbal Comprehension, Perceptual Reasoning, Processing Speed, Working Memory, and Memory with a hierarchical general ability factor. Interpretative implications for each mode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