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4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97篇
  2015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077篇
  2011年   1230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962篇
  2007年   907篇
  2006年   840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554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135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84篇
  1978年   74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2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5篇
  1959年   53篇
  1958年   183篇
  1957年   104篇
  1956年   86篇
  1955年   51篇
  1954年   38篇
  1953年   33篇
  1951年   35篇
  194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我原是甘肃省会宁县人。我听老人說,大概是民国二十多年的时候,因天大旱庄稼全給晒焦了,家家沒收下一粒粮,都往外地逃起荒来。我們一家六口人:嫂子、姊姊饿死了,爹领着我媽妈、哥哥和才只有八岁的我,也是一路要着吃向外逃,要不着就挖吃野菜。当逃到了固原县海子峽时,我爹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就叫我哥哥去到路边一棵杏树上摘几个杏子来,沒想到叫有錢的财主看見了,二話沒說跑过来对着我爹举棍就是两棒,就这样送了他老人的性命。当时,我妈哭的死去活来。妈领着哥哥和我可往那里走啊,不知是往东有村,还是往西有店,真是唤天天不  相似文献   
162.
河南省宁陵县东南十里許的馬油坊付是一个八十户的回民村。解放前这里的回民有三十户經常在外逃荒要飯,三十四户卖蒸馍包子,七户宰牛羊兼种少量土地,九户种地。全付只喂了几头小驢,絕大多数的土地不(?)不耙,不族肥,无水灌溉,小麦产量只有四十五斤至七十斤。人們每天只吃两顿或一頓飯,冬季有五十人穿不上棉褲。全村沒有識字的,写信得到别村去求人。一眼望去,光秃禿的很少見树,只有一片破烂不堪、东倒西歪的破草房,荒凉得很。解放后回族人民重见了光明,远离家乡出外逃荒的人也陆续的回到故乡。土改中他們分得了土地、牲畜和农具,开始建設自己的新生活。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撥給該村农貸款二千五百元、少数民族生产补助金一千五百元。土改后成立互助组,1955年全村建立了三个初級社,产量逐年提高。公社化后全村成立了一个生产大队,在党的总路綫的光辉照耀下,充分发挥着人民公社的威力。大跃进的1958年中,这个生产大队和邻近的三个汉民村搞大协作,日夜奋战兴修水利,筑成了两条支渠、六条陡渠、五十条毛渠,全付  相似文献   
163.
在甘肃临夏地区,伊斯兰教教派和門宦之多是有名的,除新教、老教之外,还有哲罕林耶、胡非耶、庫下林耶,尕得林耶等大小門宦。其中有許多所謂“大阿洪”“教主”“老人家”“道人”之类,长时期以来和反动地主官僚相勾結,依恃封建势力和宗教特权,欺压和剝削回民群众,奸男淫女,胡作非为,有許多是駭人听聞的。据說属尕得林耶門宦的有所謂“伊斯兰道人”(又称为“出家人”“当家人”等),在过去一个时期,也曾經迷惑过部分回民群众,这里我們就来剝开这些“道人”的画皮,让大家看看他們是一幅怎样丑恶的嘴脸。  相似文献   
164.
亲爱的編辑: 中国穆斯林1959年第四期发表的“回族人民笑顏开”这篇意味深长的通訊报道,我連续讀了兩遍,觉得它不仅写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咀山这个小山鎮的变化,同时它給我們展示了那里的一幅宏偉的建設蓝图。是的,回族人民在解放前不仅是被人压迫歧视,而且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經济上是“一穷二白”,普遍被称为“穷回回”;他们除了卖牛羊一水,就是捉筐背簍;生活没有保障,广大回族人民都飽經了苦难的风霜,忍渡了辛酸的岁月……今天党和毛主席把回族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又领导他們共同建設美好幸福的社会主义。今天在我們广大回族中不仅有出色的农民,也有拖拉机手,有火車、汽  相似文献   
165.
去年九月,張北县锋利社宋朝珍阿洪曾到天津参加会議,在兩个多月中,学到不少东西,思想认识有很大提高。当时,他就立下一个心愿:一定要改变从前那种专靠群众供养的寄生生活,放下架子,参加劳动,爭取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回乡后,听到社党委关于要办好公社食堂的报告,立即自动报名当炊事員,表示要和其他炊事員一起,共同努力办好这个拥有200多人的食堂。初开办,炊具不够,他还把家里的盆、筷、碗、鏟等拿来  相似文献   
166.
根据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长期以来就在着手编写《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大纲》。负责编写这本《大纲》以及领导这个编写集体的有一个委员会,其成员有:柏林的克莱因教授,耶拿的门德教授,柏林的莱因哈特博士,莱比锡的赛伊德尔博士,柏林的叔巴特博士、斯梯列博士和乌尔利希博士。领导这个委员会的是门德教授和乌尔利希博士,编写委员会秘书处的秘书是柏林的考夫霍尔特。编写委员会下面共有五个编写组,这五个组是适应这本大纲的五个时期而成立的。这五个组  相似文献   
167.
赫拍特·费格尔(Herbert Feigl)是逻辑实证主义这一流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但是,他却宣称:他自己一直是一个实在主义者,他一直在一些问题上同该派的其他成员有“分歧”。在这篇文章中,费格尔从实在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下面几个维也纳学派的问题: (1)他认为,维也纳学派除了承认认识的意义之外,还承认了感情的意义。维也纳学派所强调的,只是不要把认识的意义同感情的意义混同起来,也不要把形式的逻辑的意义同事实的意义混同起来。 (2)他认为,把命题的意义限制在命题的证实性上是错误的。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说法,全称命题是不能完全证实的,而特称命题是不能完全否证的,那么,既包含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就是既不能完全证实的又不能完全否证的,因而就是无意义的。但是,既包括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在科学中却是很多的。还有,如果把命题的意义等同于命题的证实方法,就必须把关于过去历史的命题如“西塞罗作过公开演说”,看作关于现在或将来的命题;这是荒谬的。费格尔认为:在石里克的著作中,的确有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这样的话;但是,石里克所说的证实,既包括直接的证实,也包括不完全的证实。费格尔认为,英国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所提出的可证实性理论是错误的。 (3)维也纳学派接受了巴克莱、休谟的传统,把一切存在都限制在直接的经验。费格尔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认为,这就不能承认事物的独立存在和旁人的存在,这就要走到唯我论。他认为,关于事物与旁人的存在的命题,是可以通过类似推理得到的,是几率性的真命题。 (4)他认为,维也纳的哲学家三十五年来已逐渐改变了他们的观点,有些人现在已经接受了实在主义的观点。费格尔在批评维也纳学派的同时,却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例如,他甚至认为,彻头彻尾的宗教上关于神的论断也是有事实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8.
这本小册子综合了著名的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不同著作的观点。然而,从它所论述的问题的范围来看,它们却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哲学理论观点是中心问题。这本小册子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为出发点,来参与现时代的哲学论争、提出新的理论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者同存在主义、新实证主义以及同修正主义的颠倒是非的论战,对书中提出的问题的不同寻常的处理方式,对某些问题的阐述必然会引起异义和争论的事实,都使得这本小册子格外有趣,使它具有巨大的价值。沙夫十分注意他同萨特尔的存在主义学说的论争。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几年前波兰的思想生活。他在许多地方都谈到了以“所谓独创的、新  相似文献   
169.
这是一篇探讨辩证矛盾的结构的文章。本刊已经发表了两篇有关这个问题的译文(参见本刊一九六四年第十二期Ф.Ф.维亚克列夫的《辩证矛盾的结构》和一九六五年第八期С.Г.鲍尔赫夫的《关于辩证矛盾的结构问题》)。作者认为在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中一般采用的那种把矛盾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差别,②差别转变对立,即发展了的矛盾,③矛盾的解决)是根据马克思在《一八五七——一八五八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一个思想来的,但是对这个思想作了不正确的理解,因而在上面提到的三个阶段中,“双重的有区别的存在”和“矛盾”(马克思语)都不见了。作者认为马克思在那部手稿中表述的矛盾的结构“显然是同黑格尔的图式相似的”(黑格尔的“本质篇”),但究竟相似到什么程度?联系这个问题,作者在本文中对辩证矛盾及其结构这个问题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三部分,分别地谈到黑格尔、马克思和列宁是如何理解辩证矛盾及其结构的。最后,他得出五点结论。请见本文第28页。作者在文章末尾,指出罗森塔尔在他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一书中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在阐述矛盾的结构时,都没有谈到矛盾的内在水平和外在水平、每个矛盾发展的特点等重要问题。而这个缺点已被发现。例如Ф.Ф.维亚克列夫的著作和文章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作者也不完全同意维亚克列夫的看法,认为他把对立面统一的意义夸大了。  相似文献   
170.
亚克色罗斯也是在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哲学流行风气下一个颇露头角的人物。他自命是马克思学者(Marxioloque)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以存在主义的观点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等等。他们拚命搜罗马克思早期著作,摭拾拚凑,来歪曲马克思。往往在大段引证马克思原文并加以大体重述之余,用存在主义的意义,去解释引文中“存在”、“意识”、“本质”等名词,弄得面目圣非。这一手法在今日法国已经成为时髦了。著者虽然大言不惭,认为对马克思热情赞颂和放肆讦的两个极端盛行,而真正了解马克思的很少,其实他自己更是无知。他自己的意思总起来说,不过是:(1)马克思要以实践来解决思想和实在的二元性,而仍然处理不了思想;(2)共产主义运动既以思想、意识为出发点,又归结于思想、意识;(3)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扬弃的运动,但本身也要被扬弃;(4)共产主义运动现实的前提,是世界经济以全球性的技术为基础。但他的旁征博引,主耍是想用“异化”——范畴来说明人的意识是使自然存在的东西,而意识的绝对否定性则是人的本质。这种虚无主义的“人道主义”,本是存在主义的滥调,不过亚克色罗斯利用它来向马克思提问题,更十足表现其对马克思一窍不通罢了。本文选自作者所著《马克思,技术的思想家》(巴黎,1961年出版)一书第六篇第二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