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功能磁共振技术在表象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是表象研究追求客观化精确性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功能磁共振多变量模式分析方法及其演变历程,探讨了借助该方法实现“视觉表象可视化”的理论依据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指出“视觉表象可视化”将为表象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与探讨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由同一组外科医生治疗且符合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32例,比较术前与术后的 JOA 评分,颈髓功能改善率,Borden 氏测量法的 D 值,Vas 评分,评估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患者接受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后双臂双手麻木、间歇性跛行、走路有踩棉花感、肢体感觉障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可有效地矫正颈椎的后凸畸形,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解除颈髓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周详龙 《天风》2006,(11):21
三月的海南岛,早已春意盎然。天空是蔚蓝的,公路两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大海也跳着浅绿到湛蓝的欢乐,到处充满蓬勃的气息。一天,笔者与琼海市两会的同工访问加略苗族教会。一早,我们一行十人乘车从琼海市出发,披着柔和的阳光,沿着美丽迷人的万泉河,蜿蜒向中部山区开进。有时, 我们紧贴着万泉河河床而行进,两岸高大挺拔的椰子树一闪一闪而过。这就是当年红色娘子军晨练的地方?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她们轻盈的身影。那她们是否又躲到椰林深处了?有时,车子又行进在山巅之上,俯瞰车窗外,万泉河又像蜿蜒的玉带,缠绕着崇山峻岭,时隐时现,有时还有农家冉冉升起的炊烟。  相似文献   
104.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就其观念形态来说,都起了道德规范的作用。由于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更高尚、更美好的生活实质的梦想与追求。那么,在道教的教理教义中,“道”和“德”是什么关系呢?道家是如何解释“道德”两个字的? 早期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卷十八说:“夫道者何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  相似文献   
105.
一、哲学的时尚与进步新康德主义始于上世纪末的德国,衰于魏玛时期,亡于纳粹时代。本文旨在考察新康德主义的消亡是否合乎情理。  相似文献   
106.
先秦儒学史上,《中庸》对"过之"问题的强调,以及对由此引出的"真知"问题的处理,从根本上确立了心性论在儒学中的地位.宋明时代,《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几经遴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平起平坐的圣人之书.朱熹于"四书"之中最重《大学》.《大学章句》既是对《大学》的注释,同时也是在系统阐述朱子本人所服膺的修身之道.然而,《大学章句》在借用《中庸》、《孟子》的"性"概念时,几乎完全忽略了与之相应的"过之"与"真知"问题.顺此继续追踪,我们发现,《大学章句》虽设定了"仁义礼智之性",但实际上并未将其作为修身的出发点.在对"过之"与"真知"问题缺乏深刻体会的情况下,《大学章句》试图以"格物致知"作为获取真知的途径.然而,"格物致知"所蕴含的怀疑精神,最终却使实践者陷入了"不知该如何格致"的"出发点丧失"困境.  相似文献   
107.
段正元站在儒家“介乎鬼神有无之间”的立场上,吸收释道鬼神思想,持用“因材施教”教化原则,借灵魂和鬼神之说开展道德教化活动,所以他的鬼神观兼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双重色彩,并着重强调重人事以达“神我相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8.
太阳的小路     
双芽子的叶儿还红,地米菜已叫山泉泡大。三月了。 十多年没进山了。前日接到羊子的电话,说是学生们想搞一次聚会。俗了,常有的事。羊子却执意要我去,说我是写文章的,山里美着呢,能上笔。说春来了,到十里沟踏青,好地方!云云。一大堆的理由,电话就是不放,像是拉着你的手,唠叨个没完。羊子是我过去的学生。 八十年代初,我师范毕业,分到十里沟学校教书。十里沟很偏僻,在苏皖交界处。我刚到十里沟,公社要抓入学率,学校动员每个老师都要进山,看有没有没念书的孩子。我和当地民办教师张老师一组。进山了,满山的跑,山很荒,地上…  相似文献   
109.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辩证法,对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予以深刻的阐述。唯物辩证法认为:有限与无限不是形而上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两个绝对对立的范畴,而是在辩证的相互联系中存在、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 从物质世界的宏观方面来看黼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全部有限的多样性和无穷性构成无限,也就是说,无限是永恒不断地超越有限。从宇宙无限的图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限始终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是由有限的东西所构成的,如果离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