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索青少年对父亲认同的结构模型,研究发现:青少年父亲认同结构模型涉及父亲的"品质素养"、"教育方式"、"父母关系"三大方面,包含坚韧乐观、消极狭隘、善良宽容、社会能力、温暖关爱、尊重信任、专制苛刻、夫妻和谐等8个一阶因子,能联合解释58.83%的总体变异;自编的青少年父亲认同问卷信效度良好,可应用于实践,为其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中国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对东亚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从唐宋时期至五台山巡礼求法的日本僧人,和五台山有着缘源关系的日本寺院,在日本流传的五台山文殊像以及东大寺的“四圣御影”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3.
早期中国易学的建构历程体现为从《易经》神性观念到"左氏易传"(《左传》《国语》易学)的伦理化转进,再到《周易》大传形而上学的初步完成。"绝地天通"观念开启了形而上学建构的可能性,但《易经》所反映的殷周之际的上帝、天命观念并未完成本体论的建构。经由"左氏易传"的伦理化转进之奠基需求,《周易》大传初步建立了形而上学本体论。《周易》大传确立了"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基本架构,通由乾坤并建的生生之德证立本体,由"一阴一阳"的运行机制敞开生生与变易的世界;自伦理学的形上学奠基问题言之,《周易》大传提出了具有心性论色彩的"继善成性"观念,自天道下贯而论"善",自主体超越而言"性",故善即性、性即善,这可以被把握为"本体即是主体"的实现历程。  相似文献   
24.
采用Gevers等的实验范式,以判断数字大小并选择不同言语符号方向信息左右为任务。材料为阿拉伯数字(1、2、8、9)和汉字、英文单词符号(“左”、“右”、“left”、“m#t”)。考察在不同语言符号方向信息下数字-空间联结SANBC效应的编码方式,结果发现:(1)在汉字和英文符号信息下,被试在数字大小比较任务中都表现出SNARC效应;(2)在汉字符号方向信息下。SNARC效应的编码方式主要存在视觉空间和言语空间编码,且以言语空间编码为主;(3)在英文符号方向信息下。SNARC效应的鳊码方式主要是视觉空间编码。  相似文献   
25.
末法到来     
中国净土宗的成立,其背景是末法思想的出现-这是由于人们产生了佛教将要灭亡的危机意识。公元440年至441年中国佛教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镇压佛教,破坏寺院.焚烧经典,逼迫佛教徒还俗。这一事件称为北魏废佛。由此,在佛教徒中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26.
华严风光     
奈良大佛日本奈良的东大寺是南都七大寺之一 ,它是日本华严宗的总本山。奈良时期是总国分寺。这座寺院是受圣武天皇的敕愿 ,作为镇护国家的道场创建的。东大寺的大佛也称奈良大佛 ,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这尊大佛在大佛殿创建后两度被烧毁。特别是1 1 80年源平之乱中 ,大佛殿全毁 ,大佛头部被烧落 ,身体部分半溶化。东大寺老僧重源费尽千辛万苦 ,将寺院修复。三百八十七年后的 1 576年 ,在足利末期的战乱中 ,大佛殿又被焚烧 ,大佛遭到毁灭性的损坏。大佛长期裸露在庭院里。江户时期 (1 60 3— 1 867)的公庆法师与大佛朝夕相处 ,立志修复大佛…  相似文献   
27.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历程,成为我国思想文化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2023年9月13日,国际儒学联合会、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十周年座谈会”,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并提升在弘扬中华文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构筑自主知识体系方面的学术创作力和思想引领力。本组笔谈即是此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28.
禅的源流     
本文指出中国禅是印度禅定思想、《般若》空理和中国老庄思想融合产生的独特的精神文化。同时也简略地叙述了中国禅宗的源流及其中国禅的特色。并介绍了中国禅宗的一些主要寺院  相似文献   
29.
石窟巡礼     
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历史及其造像艺术  相似文献   
30.
In traditional Chinese expressions, guannian 观念 (ideas) are results of guan 观 (viewing). However, viewing can be understood to have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meanings: one is “viewing things,” that is, viewing with something to view; another is “viewing nothing,” that is, viewing with nothing to view. What are viewed in “viewing things” are either physical beings—all existing things and phenomena—or the metaphysical being (for example, the “Dao as a thing”). In both cases, something is being viewed. What is viewed in “viewing nothing” is the being itself, or “nothing,” in which there is nothing to view. According to Confucianism, the existence of “nothing” manifests itself as life sentiments, especially the sentiment of love, which is the very root and source of benevolence; moreover “viewing nothing” is, in essence, a perception of life. Life sentiments or the perception of life is “the thing itself ” prior to any being or any thing. Translated by Liu Huawei from Sichuan Daxue Xuebao 四川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2006, (4): 67–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