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以色列圣约的神学构成、历史背景及其宗教隐喻,指出尽管它具有与整个古代近东相同的立法与司法习俗,但它更强调的是神与以色列立约和日后重立约的宗教经历。以色列对古代近东契约观念的使用使得神人关系概念化,神人之约被最深刻地体现于西奈经历中,并从中衍伸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意识,形成守约得福、背约遭祸的神学历史观。此后,随着古代希伯来历史的发展,律法地位的提高导致了犹太宗教的结构变化,并产生了两种神学倾向:一是“约”的概念的淡化,二是律法被绝对化并赋予了其外在的形式。这使得律法被本体化,逐渐取代约而成为犹太信仰的基础,犹太教也因此成为以实现律法的要求为目的的宗教,公义的外在化由此极大地削弱了信仰的精神内涵。本文正是通过上述对希伯来神人之约与古代近东契约的对比研究,试图深入地领会契约律法发生和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思考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诸多思想和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72.
"斯宾诺莎是否是无神论者"是西方近代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在斯宾诺莎生前还是在其身后都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无神论者,但是斯宾诺莎生前坚决拒绝这一称谓。他不仅通过其哲学论证神的存在,论证人的最高幸福在于对神的理智的爱,还通过其生活方式来证明自己不是无神论者。通过考察批评者的观点、斯宾诺莎的著作以及无神论的含义,我们看到关于"斯宾诺莎是否是无神论者"的争论,既源于人们对神与无神论所具有的不同观念,也源于他们对斯宾诺莎著作的不同解读。由于不同人心中神的观念可能不同,对斯宾诺莎哲学的理解也可能不同,人们对斯宾诺莎是否是无神论者仍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会不断促进人们对斯宾诺莎哲学的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273.
1问题提出心理学家如Helder,Kelley等人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人们寻求社会事件或他人行为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一种有效控制的需要。个体对事件和行为的归因分析至少部分原因是为了使这个社会能够处于可理解、可预测和可控制之中。个体的这种有效控制的需要称之为控制动机(controlmotivation)。Pittman等(1989)的实验将被试置于暂时性的不可控制情境中,该情境激起个体控制动机的增强,它表现为被试对特征信息的需要增加,被试更加仔细和有意地加工可获得信息。控制动机的强弱可以由对特征信息需要…  相似文献   
274.
一──十二世纪印巴次大陆的佛教造像艺术(续一)黄春和印度复多王朝的兴旺发达促进了佛教义学的高度发展,可是这种发展却将佛教引向了曲高和寡不能为一般信众接受,使其逐步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变成了纯粹经院式的佛教经学组织。恰在当时,兴起于南印度的印度教,以咒...  相似文献   
275.
福建省宁德地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俗称闽东,依山面海,北邻浙江省温州地区,南接福州地区,管辖九个县(市),人口近300万,由于历史上及自然环境等原因,该地区信仰佛教人数多,现存寺院780座,僧人5459人,在家居士18000余人,寺院及信教群众居全省各地(市)之冠,该地区佛教文物也颇具特色,现简介如下。最早的佛教寺院──霞浦建善寺南齐永明元年(483)在温麻县(县治在令沙江镇)创建“建福寺。”唐代置长溪县,迁县治于今松城镇,景云二年(711)寺随县治徙于今霞浦县松城镇东关华峰山麓。自始建至今已有151O年历史,是闽东历…  相似文献   
276.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2∶7)上帝的话语代表他的权柄与能力,他用话语创造了万物,最后用尘土造人。上帝造人最费工夫。尘土和灵结合起来,人便成为一个有灵的活人,活在世上。有灵的活人,不是缥缈云烟,有影无形,而是四肢五官都得全备。上帝要人修理看守他的园子:伊甸园(创2∶15)。看守必然用眼目,修理必然用手足,用足走路,用手做事,以完成上帝对人的托负。谁知“众生之  相似文献   
277.
刘逢禄的<公羊>学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分别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春秋>者五经之管钥、无<公羊>则无<春秋>、无三科九旨则无<公羊>,说到底不过是落实到三科九旨这一所谓经学微言大义上,而其体现则是董仲舒、何休为代表的<公羊>学.由此可证,三科九旨实为刘逢禄经学思想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78.
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9.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其中的美学与哲学理念所蕴含的养分,值得被进一步应用于当代水彩风景画的创作中。东方美学下的水彩风景画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承载了古人的艺术审美与认知世界的独特智慧。这种美的创作与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环境下批量产出的丧失独创性的标准化工艺产品完全不同。通过中西美学的对比,寻找东方美学在大自然中的表现,分析东方美学的特点。同时,总结水彩风景画的创作与研究方法,借鉴学习风景画大师的绘画理念与技巧。  相似文献   
2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