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政府与自然的和谐:节约型政府理念中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爱宝 《学海》2007,(2):101-106
以新时期节约型政府理念的核心意蕴分析为视角,广义的和谐社会也就是一种政府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其理论内涵的完整内容应既包括政府以及政府引导社会如何改造与利用自然以实现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也包括政府以及政府引导社会如何改造和完善自身以满足遵循与顺应自然的需要。构建政府与自然和谐的节约路径主要在于树立强化政府的节约意识和建立健全政府的节约制度。  相似文献   
132.
产品评价的来源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Schooler(1965)开始对来源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来源国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分别在个人购买和工业购买领域,采用调查、实验、联合分析、元分析及其它方法(如深度访问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来源国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其它外在产品属性、消费者的知识背景或经验、产品属性信息、产品类别以及消费者的民族差异。为了解释来源国效应这一现象,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假说或模型,代表性的是信号假说、独立属性假说、概构模型和弹性模型  相似文献   
133.
黄新荣 《美与时代》2007,1(6):18-22
老子思想的核心不在"有美",而在"无丑",有美不是真美,无丑方为至美.他的社会观如此,他的艺术观也如此.  相似文献   
134.
“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学”一词的中文发明者似为德国传教士花之安 ( Ernst Faber)。 1 873年 ,他以中文著《大德国学校论略》,称西方美学课讲求的是“如何入妙之法”或“课论美形”,并谈到美之所在者有“绘事之美”、“乐奏之美”等七论 ,言美“乃指文韵和悠、令人心惬神怡之谓”。这大概是近代中国介绍西方美学的最早文字。1 875年 ,他又著《教化议》一书 ,认为“丹青、音乐”二者“皆美学 ,故相属”,若将此处的“美学”一词与前书美之所在者七论并视 ,便可见此词已大体是现代意义上的使用了。在花之安发明“美学”一词前后、传教士和中国人所编的英汉字典…  相似文献   
135.
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期,中华思想文化的许多成分,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找到某种因子。诸子百家争鸣开端于春秋末期,是直接由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发展而来的。没有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的孕育,就不可能有其后的诸子百家争鸣。可以说,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诸子百家争鸣的直接准备,也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如果不了解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不仅难以认识诸子百家,也不可能很好地认清其后的中国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36.
早晨起来,我习惯性地去开电脑,却发现它没反应,连试3次,依然如此,电脑“罢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它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最忠实的“爱人”,每天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电脑,进邮箱,上QQ,看看摄影图片、时装、美食或阅读一篇小说,有时也写写稿子。  相似文献   
137.
酒人三品     
半夜里,有人敲开了我的家门,来人是大学时的同学林雪峰。林雪峰一身风尘,原本墨色的行李包变成了灰色,裤腿上沾有两小片草叶。他苦笑说:“我出来快半年了,跑了许多地方,还没找到工作。看,弄得一副狼狈相。”  相似文献   
138.
张华 《学海》2014,(3):195-199
遗民遁佛是明末清初佛教的一种特别迷人的现象,其中不仅蕴藏着佛教兴衰的奥秘,还含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精神营养。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撷精取萃,去芜存真,对遗民遁佛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进行初步探讨,重点勾勒出明清鼎革后从江南迤逦到岭南的遗民遁佛的"三大集群"。  相似文献   
139.
美感就是欣赏主体从符合他的内在尺度的对象中得到愉悦和快乐的感觉或感受的心理状态.一个人能否获得美感,取决于自身尺度的高低.尺度产生于人的两次实践.不断地增长自己的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尺度,是我们获得美感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40.
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因此,校园景观不但积淀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愉悦,而且还可从设计优美的景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景观的生态质量和美学品位不但是校园文化价值的传达,也是校园师生共同的美学追求。以美的视角去看校园景观建设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为建设好大学校园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