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有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五省(区)社会科学院领导及其院刊编辑部负责人参加的首次联席会议,于三月七日至九日,在广州举行。会议主要就社会科学研究体制的改革问题,交流了情况、经验和意见;同时交换了如何加强协作等方面的意见。大家认为,省(区)社科院,在体制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弊端,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僵化的模式,如不锐意改革,就不可能开创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会议商定:把协作制度化,联席会议每年举行  相似文献   
252.
苏格拉底之死被许多人看成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大冤案。有学者认为,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哲学与政治冲突的体现;也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之死凸显了哲学与大众的对立。这些观点在学界虽然广为人知,但至少从柏拉图的《申辩》来看,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仍有可探讨之处。苏格拉底之所以在法庭上败诉,其辩护中难以克服的困难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困难与其说缘于苏格拉底哲学与雅典政治的冲突,或者其哲学与大众思想的对立,不如说缘于他对自己从事哲学的方式的看法与大多数雅典人的看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苏格拉底难以让雅典人相信其哲学活动没有对青年造成坏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智慧与他人的无知的解释难以让雅典人信服,这使得多数陪审员站在了苏格拉底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253.
阿尼哥与元代佛教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文化史上,元朝的文化可谓独放异彩,元朝统治者独好喇嘛教,奉为至上,尊其首领为帝师,使西藏宗教冲击着元朝社会,这一时势表现在艺术上尤其突出。元帝为使喇嘛教在内地得到广泛传播,特地请来西域工匠,为喇嘛教大兴寺塔,广作佛事。这样不仅使内地的佛教艺术面貌为  相似文献   
254.
在西里尔语的词源学中,圣愚的字义是指生来便带有印记的人,并将致力于神圣的志业。普遍认为,圣愚的概念源自拜占庭文化;而在东正教的文献中,圣愚则是对特定圣徒的称谓。圣愚的古怪行径,经常被视为关乎基督神性的道德意义及宗教目的。圣愚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物,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尽相同。本文以圣愚为例,检视俄罗斯与西方学者针对这种文化现象的当代分析,并进一步思考区辩法则的标准,及因排斥异常人事所导致的人际疏离。  相似文献   
255.
愚顽的拿八     
黄有治  陈辉江 《天风》2005,(12):30-31
在圣经中有许多人的品行是值得我们效法的,但亦有许多人的行事为人是我们当以为鉴戒的。就如拿八这个人的为人就是我们当以为鉴戒的。拿八这两字是“愚顽”的意思。他一生的为人与他的名字十分的“吻合”,可谓是“名副其实”,无论是在言语上、行为上、生活上我们都看到了他为人处事有愚顽之处。  相似文献   
256.
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西南和黔南两个自治州。其次在安顺地区的镇宁、普定、紫云等县和贵阳、遵义、毕节及黔东南州一些县的部份乡镇村。加上散居在川、滇两省的人数,总共约300万人。  相似文献   
257.
(三) 美的形式问题 在《诗学》里亚里士多德没有象以前在《形而上学》里那样,把形式看成为由作家对某种一定物质的赋予,或是作家的技能的体现,相反,而是强调形式美的客观法则。他认为形式本身有客观的法则,诗人必须按照这个法则去从事摹拟,他不能违背这个法则,也不能够随意安排。例如他说,“……一出结构完美的剧,不能随便起讫,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式。”又说,“各种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中产生的发现。”(《诗学》第七、十六章)他反对不从情节  相似文献   
258.
谈人生观     
黄华昌 《天风》2001,(7):35
乐观:报喜不报忧,患得不患失,稍有成就,即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只知关公过五关斩六将,不知云长败走麦城。这种人生观,远之为妙。 悲观: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唉声叹气,无病呻吟;人物皆非,这种人生观,更远之为妙。  相似文献   
259.
现代生物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广泛地运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作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的分子生物学,正是通过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物理化学分析,来阐明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方法论问题,即怎样看待物理化学的分析对于认识生命本质所起的作用,生命过程的本质能不能简化为支配非生物界的物理化学规律?这个问题在实质上涉及物质的低级和高级的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要求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它作出正确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260.
学术界论先秦人性学说最重视战国儒家的人性论,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似乎在两个方面有所不足,一是未能注意到战国儒家人性论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说之间的密切理论联系;二是将战国儒家人性论纳入儒家人性论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来考察,还有所忽略。注重从这两个方面来对战国儒家人性论作总体的探索,有助于增进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