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51.
一、导言对培根哲学有一个标准的解释,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这样的假设:他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一个纯粹的机械论过程在科学中发现绝对真理。虽然大多数作者认为,培根哲学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但是他所重视的实验方法以及通过经验对猜测证伪的观点却往往被公认为是有价值的洞见。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提出一种与公认观点不同的解释:培根是一个证伪主义者,他与鲍波尔的观点极为接近。在熟悉鲍波尔著作的人看来,这种意见可能相当离奇。因为在鲍波尔的著作中,培根哲学经常是作为鲍波尔哲学的对立面加以描述的。然而,我将尽力证明培根  相似文献   
252.
中国文化的古老历史和宗教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构成的世界,不同时代的社会处境也对他们的信仰提出了各种挑战,会创造怎样一种阅读圣经的方法,用来诠释基督教经典并确立自己的身份意识。本文选取吴雷川与赵紫宸为个案的研究对象,以他们读《圣经》的原则与方法为例,考察中国现代基督徒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和阐释经文,试图以此为亚洲处境下的圣经诠释学提供研究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253.
<正>据统计,全球有超过50亿高身体质量指数[即身材偏重和超重人群(BMI)]成人,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致使个体身体质量指数持续上升的一个公认原因就是致胖环境,这种环境中高热量的食物唾手可得,身体需求低,因此想要保持好的身材不发胖相对困难。人们怎样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自己不过量地摄入高热量的食物来保持身材呢?有研究表明对于抵制环境中食物的诱惑,高BMI人群在控制准备机制上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254.
曼谷华人第一刹黄绿波泰国素有万佛之国的美誉,全国佛寺达4万多座,当中既有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刹,也有新建的名刹。被誉为曼谷华人第一刹的“敕封普门报恩寺”,就是后者中的佼佼者。该寺以其建筑之华丽、雕塑壁画之精美、住持之著名而饮誉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普门报...  相似文献   
25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首先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文章以福建龙岩长汀县图书馆为例,首先阐述了长汀县图书馆的概况,然后分析了长汀县图书馆工作中的亮点,之后重点探讨了长汀县图书馆建设和经营时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策略,最后阐述了长汀县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对我国的图书馆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提高县级图书馆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56.
在救世理想与现实苦难之间,如何寻求平衡点,如何安置自身的欲求,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张东荪主张搁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直面问题本身,选择最适宜、最具效益的办法来发展经济,并探讨了社会主义理想与基督教理想的相通之处,以及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共同的“观念基型”.张东荪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并未能帮助他解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随着条件的改善,他的前期探索的理论意义逐渐得到彰显,并成为后人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57.
主持寄语什么叫老龄化?老龄化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十八年前的初夏 ,我在湖南岳阳楼边上做大学实习调查 ,头一次从人口普查的广播中听到这种词 ,和所有周围人一样都觉得新鲜得不行。但是 ,真正开始有直观印象 ,是到前年春天 ,有天上午九十点钟 ,我在北京乘13路车 ,一跳上车直觉异样 ,待到在驾驶台附近站稳了 ,回头一看 :我的天 ,整个一车厢的白头发!原来是离退休的老爷子老太太们晨练完了回家呢!去年6月在日本看电视 ,看到一幕 :东京附近一个小市镇 ,动员幼儿园和养老院搞点“联谊”活动 ,结果 ,你猜怎么着?找齐了 ,也只有50多个幼儿…  相似文献   
258.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联合举办的辩证逻辑讲习班,于1985年8月5日开课,同月20日结束。学员60人,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和省,地、市委党校。该班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章沛研究员和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黄瑷担任主讲,系统讲授辩证逻辑课  相似文献   
259.
有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五省(区)社会科学院领导及其院刊编辑部负责人参加的首次联席会议,于三月七日至九日,在广州举行。会议主要就社会科学研究体制的改革问题,交流了情况、经验和意见;同时交换了如何加强协作等方面的意见。大家认为,省(区)社科院,在体制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弊端,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僵化的模式,如不锐意改革,就不可能开创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会议商定:把协作制度化,联席会议每年举行  相似文献   
260.
苏格拉底之死被许多人看成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大冤案。有学者认为,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哲学与政治冲突的体现;也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之死凸显了哲学与大众的对立。这些观点在学界虽然广为人知,但至少从柏拉图的《申辩》来看,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仍有可探讨之处。苏格拉底之所以在法庭上败诉,其辩护中难以克服的困难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困难与其说缘于苏格拉底哲学与雅典政治的冲突,或者其哲学与大众思想的对立,不如说缘于他对自己从事哲学的方式的看法与大多数雅典人的看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苏格拉底难以让雅典人相信其哲学活动没有对青年造成坏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智慧与他人的无知的解释难以让雅典人信服,这使得多数陪审员站在了苏格拉底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