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在社会交往中,有时我们要制止别人做某些事,而要达到目的,难度又较大。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劝说呢?我们不妨因势利导,采取一种将欲止之,姑且纵之的谋略,这种谋略我们把它叫做“欲止先纵”术。在劝说时,先放纵对方,一方面是为了缓和其对抗心理和偏激情绪,另一方...  相似文献   
102.
时下常听人感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其实,应该说这是正常现象,世态本有炎凉,正如自然界本有冷热寒暑一样,而人心也绝对不会回复到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社会人们的思想状态。我们不能奢望社会上人人都对自己温暖如春,自己永远都处在一帆风顺的好境遇之中。既然世态本有炎凉,人生必有风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相似文献   
103.
编者按:"美"和"美感"是一个古老又永远谈不完的话盟.本期"论坛"前两篇就是观点基本相反的论文:一个主张"快感"不等于"美感";一个主张"美感"就是"快感".两位作者都作了十分认真的论证.我们将它们一起发表,希望引发作者和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以现代科技和现代实践为根据,从哲学视角认真研究了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动力观”,认为: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现代实践格局的哲学映现,它所实现的跨越是划时代的哲理飞跃,它对唯物史观经典框架的突破,为哲学的划时代发展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6.
唐宋时期,维摩诘像的绘制盛行不衰,诸多名家都有过绘制维摩诘像的记载。而同一题材同一内容绘制的技法不同,其蕴藏的内在精神也存在着转变,题材和主题完全一致,人物动态也相去不远,但却展示了绝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各自有其深刻的社会时代的心理原因。"辩才无碍"表现了唐人的精神气质;"默然无言"揭示了宋人的内心情愫。  相似文献   
107.
社会法是产生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法域系统.在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追求公平正义,从道德角度思考法律建设,关注弱势群体,是催生社会法的重要力量.由于各国具体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政治生态不同,欧美各国社会法的设立尽管存在着差异,但其在稳定社会生活、公平社会分配、兼顾弱势群体利益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中国社会法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8.
黄飞 《心理学探新》2014,(3):236-242
人格结构研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人格特质具有层级结构,其中大五人格结构是一种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近年来有研究关注大五人格背后是否存在更高等级的人格.采用全循环设计,用等级评定和团队内排序方法,在80个4~6人小团队中收集成员及成员之间在五个人格特质上的自我人格知觉和对成员的人格知觉,共获得四种来源的大五人格数据,根据社会关系模型分解出目标效应.对每一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跨来源联合因素分析,将四种来源数据视为四个指标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显示,两高级因素相关模型对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程度,两个高级人格因素对关系质量有显著且不同效应量的预测作用.结果支持大五人格背后存在更高级的人格因素.最后,讨论高级人格因素模型对理解人格结构、进行人格评估的意义;未来研究可从发展角度采用多评定者、多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9.
110.
论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