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志华  鲁忠义 《心理学报》2019,51(2):177-187
采用情感错误归因范式(AMP)和经典情感启动范式(BFP), 在汉语双音节中性名词的前面加上否定或肯定词, 构成“没有/有XX”短语, 作为启动材料, 以中性俄语词或汉语情绪词为目标材料, 探讨了汉语否定加工的情绪表征。在实验1的AMP范式中, 刺激反应不同步(SOA)时间为200 ms和500 ms, 结果显示, 否定短语比肯定短语有显著高的消极反应概率; 在实验2的BFP范式中, 否定短语比肯定短语同样启动了更高的消极反应概率。实验结果表明, 否定本身具有消极效价, 否定加工通过消极情绪实现具身化。  相似文献   
12.
工作记忆的提出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对工作记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在很多问题上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在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语音回路与视空间模板的联结上的解释还有许多不足.基于此,Baddeley于2000年提出了工作记忆模型的第四个组成部分--情景缓冲器(episodic buffer).情景缓冲器是一个容量有限的暂时贮存多种编码信息的装置,它受中央执行系统的控制,而中央执行系统能够通过意识觉察从存贮中提取信息,反映信息,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修正信息.新的工作记忆模型更加完整,更加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语篇理解中动允性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读者在语篇理解中对动允性(affordance)信息的提取状况, 以及动允性在阅读理解中的意义。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被试在阅读理解中, 会自发地提取语篇中的动允性信息, 并围绕着动允性信息组织其他信息; 在IEF中的解析过程中, 动允性信息对其他信息有组织作用。实验二的结果表明, 被试在阅读理解中能够直接提取动允性信息。实验三的结果表明, 被试在阅读理解中存在两条提取动允性信息的通路, 一条是直接提取动允性信息, 另一条是先提取属性信息再推导出动允性信息, 选择哪条通路取决于被试是否得到了属性信息。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 阅读理解中的动允性与知觉过程中的动允性存在着相当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语篇阅读理解的推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忠义 《心理科学》1999,22(3):271-272
1语篇阅读理解的推理研究何以受到重视近些年来,在语篇(text)层次上进行阅读理解的推理研究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语篇阅读理解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对言语理解研究不断深人的结果。认知心理学在其产生时注重的是字词理...  相似文献   
15.
故事阅读中句子加工时间与理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被试是30名大学生,实验材料为两个双情节故事。实验采用计算机按键计时的方式进行,每个故事一句一句地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每读完一句就按一下空格键,读完一个故事就马上回忆。实验结果表明:阅读时间呈现出一种递减模式,回忆量呈现出一种波浪模式,而且回忆量不受阅读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文故事阅读中预期与前后向推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忠义  彭建国  李强 《心理学报》2003,35(2):183-189
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中文故事阅读中前后向推理的差异及其与预期的关系。采用3×2独立设计,以反应时为指标,以较长的语篇为实验材料,分别利用核证法与命名法进行了实验一和二。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基础上,用2×2独立设计,并根据实验目的修改了实验材料。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前向推理和后向推理差异显著;实验二的结果则是前向推理和后向推理无显著差异,而且预期的3个水平在前后向推理上均无显著差异;实验三的结果表明,在预期与前后向推理间距离近和预期句详述的情况下,预期与前后向推理产生了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鲁忠义  贾宁 《心理学报》2006,38(5):654-662
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含有空间信息的语篇为实验材料,选取不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利用新的实验范式分离了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更新过程,对这两个过程在不同时间模式下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考察了空间情境模型建立和更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但不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更新。(2)时间模式既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又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更新。(3)方位对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有显著影响,对空间模型的更新没有显著影响。在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和更新过程中,前后判断的准确性不易受限时的影响,而左右判断的准确性则易受到限时的影响而显著降低,前后方位效应具有稳定性和优势性  相似文献   
18.
工作记忆广度与汉语句子语境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忠义  范宁 《心理学报》2006,38(1):22-29
采用计算机快速系列视觉呈现技术,以反应时为指标,利用命名法,从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汉语句子阅读中的语境效应。本研究将句子的语境效应分为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动激活扩散的词汇之间的语义启动,另一个是相互作用的句子水平的主题启动。结果表明:词汇间的语义启动不受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并且不易受到无关记忆任务的干扰。句子水平的主题启动会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工作记忆广度较高的读者能出现主题水平的语境效应,但是在无关记忆任务的干扰下,句子主题水平的语境效应消失;低广度的读者在无外部记忆负荷和有外部记忆负荷两种条件下都没有出现主题水平的语境效应。工作记忆容量对那些需要较多认知资源的加工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实验结果符合工作记忆容量限制理论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顾敏敏  鲁忠义 《心理科学》2004,27(1):137-139
针对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问题,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方法及成果,并对影响儿童工作记忆广度的几个因素,如加工速度、领域特殊性和存储能力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阅读理解中的语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忠义  熊伟 《心理学报》2003,35(6):726-733
采用计算机快速系列视觉呈现技术,以反应时为指标,利用命名法,考察了汉语句子阅读中的语境效应。该研究表明:语境的作用机制是灵活的,它会随语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启动词与目标词语义联结弱的情况下,如果语境对目标词是一种低干扰,那么各模块之间彼此独立,一个模块不受另一个模块的影响;如果句法关系改变后的语境对目标词形成高干扰,各模块相互作用,不同语境对词汇通达有不同的作用。当启动词与目标词间有较强的语义联结时,语境效应主要来源于词与词之间的联结启动,这时的语境作用机制符合模块化理论;而当启动词与目标词间有较弱的语义联结时,随语境干扰强度的增加,目标词的词汇通达也随之增加,这时的语境作用机制则符合相互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